除了製怒之外,老年人還要防止心情的緊張。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較脆弱,遇事容易緊張。要善於放鬆心情,舒解緊張的情緒。即使遇到突發事件,也要從容對待。此外,對於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預先設定一些應急辦法,譬如家裏有緊急病人打什麼電話號碼,事先有準備,也可以避免過度緊張。
(4)老年人要講究仁愛,學會省心
老年人要待人寬厚,講究仁愛。“仁者壽”已經被無數長壽老人的養生實踐所證實。寬厚的為人、仁愛的心地可以使老年人保持內心的寧靜,因而有利於身心健康。
老年人要保持寧靜怡然的心態,還要學會“省心”。省心就是盡可能避免思慮,開闊自己的胸襟,淡泊自己的欲求。
老年人要經常活動自己的腦筋,保持思維的靈活;但是,不要過度思慮。過度的思慮會耗竭老年人已經不夠充盈的精力。對於名利之事,尤其要淡然處之。
老年人已經閱盡了世態炎涼,對於身邊發生的事情要盡可能平靜對待。譬如,與朋友相聚之時,如果在聊天當中對某件事情的看法不一致,不必太斤斤計較,要心平氣和地對待不同意見,或者一笑了之。
(5)老年人要善於“遺忘”
老年人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還要盡可能忘掉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很多老年人一生中曆經坎坷,有許多辛酸的往事。往事如煙,歲月如雲,就讓痛苦的往事隨著歲月煙雲而消散吧。老年人不要總是沉浸在回憶辛酸往事的悲傷心境裏;要心情平靜地做好當前的事,這樣才能夠彌補往昔的創傷。對於年輕時候未能實現的願望,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像上麵介紹的喜歡鋼琴的女士那樣,通過積極的行動,了卻平生夙願,並從中得到欣慰。如果條件不允許,力所不能及,那麼,把昔日的夢想淡忘,變成一片遙遠的雲,也是很美麗的。
老年人還要有容人之量,盡可能忘掉個人的恩恩怨怨。內心的寧靜對於老年人養生至關重要,而恩恩怨怨是可以隨歲月而淡化乃至消泯的。此外,老年人養生要“四忘”:忘年、忘形、忘懷、忘機。忘年是忘記自己的年齡。不要總想著自己老了,可以減輕許多心理負擔。這就是孔子所說的:“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忘形是超越自我的形體,不要被自己的老態龍鍾所束縛,做一個平易近人的老人,盡可能讓自己與生活環境融合。忘懷是內心恬淡,達觀地看待世事,不再追求名利。忘機是不要再有與別人斤斤計較的心機,安心頤養天年。
2.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順時調神是中醫心理養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於老年人則尤為重要。《黃帝內經》中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老老恒言》在老年人的午睡方式上,就融入了順應自然的養生思想。《老老恒言》認為老年人的午睡對於身心健康是有益的,恰如詩雲:“一覺閑眠百病消。”但是,午睡要把握正確的方式,如《老老恒言》所提出的,首先要選好午睡的地方:“不可便榻即眠,必就臥室安枕移時”;午睡中還要“或醒或寐,順其自然,欲起即起,不須留戀。”入睡或不入睡,要順其自然;想起來時就起來,不要留戀床榻。該書還指出,有的老年人采用“緘其口,閉其目,收攝其心神,休息片時”的方式來代替午睡,效果是相當的。進而,《老老恒言》指出了不同季節午睡需注意的事項。譬如,夏天是“陽極”的季節,老年人在午睡之後,可以喝熱飲。人在夏季的白晝是應該注意活動的,而午睡使身心歸於寧靜,所以,睡後要喝熱飲,以幫助陽氣的運行。按中醫理論,人的心神調養要順應春天的生發、夏天的成長、秋天的收斂、冬天的伏藏。古人對於自然規律及相應養生方法的這些歸納總結,對於今天的老年人養生是很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