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槨內四個邊箱的隨葬品陸續被取出,但這隻不過是第一層外棺,裏邊尚有重重棺槨,等待揭秘。與第一層不同的是,麵前的這層木棺,每一麵都用漆塗畫了極其美麗的黑地彩繪。緊接著,第三層木棺又露了出來。這是一副朱地彩棺,是先用鮮紅的朱漆為地,然後以青綠、赤褐、藕荷、黃、白等較明快亮麗的顏色,彩繪出行雲流水般的圖畫。挖掘至此,大家都吸了一口氣。按照史料中的“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兩重,大夫一重,士不重”這一說法,已經開到第三層木棺的墓主,當是諸公一級的人物了!
然而,令眾人大感驚奇的是,第三層木棺打開,裏麵竟還有一層木棺!想不到墓主人竟有如此顯赫的地位。這是和天子並駕齊驅的墓葬規格!墓主人到底地位多高、身價幾何,一時尚難斷定,但從木棺的形狀和外表的裝飾看,這應是最後一層木棺了。
在這層木棺的蓋板和四壁板上,裝飾著錦絨和羽毛貼花絹。錦絨上是棕色的花枝形幾何圖案,用它鑲邊。羽毛貼花絹上是菱形花紋,上麵貼著金黃色和黑色等彩色的羽毛。這種用錦絨和羽毛貼花絹裝飾的木棺,迄今還是第一次發現。
掀開棺蓋,隻見棺內裝載著約有半棺的無色透明液體,不知這些液體是入葬時有意投放,還是後來地下水的滲透所致。在這神秘的棺液之中,停放著一堆外表被捆成長條的絲織品。從外表看去,絲織品被腐蝕的程度不大,墓主人的屍身就包裹在這一堆被捆成長條的物件之中。
而揭開絲織品,一個50來歲的貴婦長眠於這團團錦簇之中。隻見女屍外形完整,麵色如生,全身柔軟光滑,皮膚呈淡黃色,看上去如同剛剛死去。伸展的雙手各握一繡花小香囊,內盛香草。考古人員用手指在她的腦門、胸部以及胳膊等部位按下去再放開,凹下去的肌肉和皮膚很快又彈起來恢複原狀;掀動四肢,各關節可自由彎曲。更令人驚奇的是,女屍眼瞼的睫毛清晰可辨,左耳薄薄的鼓膜完好無損,就連腳趾的指紋和皮膚的毛孔也清晰可見。
這樣的防腐技術實在令人瞠目結舌。過去雖然也發現過保存相對完好的屍體,但屍體大多是處在幹燥環境中的,而且發現時也大多已變成幹屍。比如埃及的木乃伊、新疆的且末男屍、樓蘭美女、芬蘭冰人等等。但是像這樣在液體浸泡中的軟濕屍體,曆經千年還保存得如此完好,實屬罕見。生活在幾千年前的古人到底掌握了怎樣先進的防腐技術呢?
千年不朽的女屍
難道浸泡女屍的棺液之中有著容顏永駐的秘方,還是神秘的巫蠱之術守護了墓主的肉身?為了揭開馬王堆墓葬女屍千年不朽的秘密,科學家和考古專家展開了係統的調查。
從科學理論上講,要做到防腐,不外乎三條路徑:低溫、無菌和無氧。而馬王堆漢墓的女屍之所以能夠千年不腐,主要就是因為有效地隔離了氧氣,具備了恒溫和恒濕的重要條件。
這座漢墓深埋於地下20餘米,具有16米十分密實的夯土層,隔離了光熱,幾乎不受地麵濕度和溫度的影響。在夯土層和地麵封土之間,有一層0.2—0.3米的白密泥;在緊貼棺槨的四周和頂部,還填充了一層0.3—0.4米厚的木炭,重量達五千多公斤;在木炭層以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達0.6—1.3米。木炭有很好的吸潮作用,而白膏泥就是瓷土或者高嶺土之類的膏泥。這種積水的白膏泥滲透性非常弱,哪怕被水浸泡6個小時,其滲透性也依然為零。也正因為如此,墓葬才有力地隔絕了外界環境的侵擾,凍結了墓內的乾坤流轉,把時間永遠地留在了千年之前。
然而,除了精心修建的墓葬隔絕了氧氣、恒溫恒濕以外,埋葬前的消毒和速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南方天氣很炎熱,如果事先不進行防腐消毒,迅速下葬,期望保持屍體千百年不朽,那是難以設想的。墓主人在下葬以前,她的親屬究竟采取了一些什麼消毒措施,我們現在已無法知曉,不過,做到速埋在那時並不困難,因為那時已有生前立墓的習俗。
女主人的屍體費盡周折才得以千年不腐,顯然她在生前必定擁有顯赫的地位。她到底是皇親國戚,還是功臣家眷?人們對墓主人的身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紛紛進行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