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縷冤魂——吳廣(1 / 1)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縷冤魂——吳廣

吳廣(?一前208年),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中國秦末農民起義首領。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間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

起義軍迅速攻下薪縣(今安徽宿州南)。當義軍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步兵數萬。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榮陽,命武臣、張耳、陳徐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

張楚政權的建立,促進了全國範圍內反秦鬥爭的高漲,各地百姓久苦於秦政,紛紛殺秦長吏,響應陳勝。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也紛紛起兵反秦。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領有劉邦、項梁、項羽、英布等人。為推翻秦朝統治,陳勝於八月封吳廣為假王。

公元前208年,吳廣率領起義軍圍攻榮陽不下,陳勝另派周文為將軍西擊秦。周文的隊伍在進軍鹹陽途中,不斷擴大,到達函穀關時,已有兵車千輛,戰士幾十萬,起義軍進抵距鹹陽百來裏的戲(今陝西臨漁東北),秦二世令少府章邯把修建驪山墓的數十萬刑徒和奴隸編成軍隊迎戰。起義軍接連受挫,滲致於繩池(今屬河南),周文自殺。田減等人見周文戰敗,秦軍不久即至,榮陽遲遲未克,就準備分部分兵力牽製榮陽之敵,以大部分精兵迎擊秦軍。他們相與商議說:“今假王(吳廣)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於是假借陳勝之命殺了吳廣,獻其首級於陳勝,“陳王使賜田減楚令尹印,使為上將”。結果導致這支起義軍的全軍覆滅。

隨著反秦鬥爭的開展,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也逐步暴露。陳勝滋長了驕傲情緒,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與起義群眾的關係日益疏遠。派往各地的將領也不聽陳勝節製,甚至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殘殺。秦軍相繼撲滅田減等部義軍。章邯得到秦二世的援兵,最後與張賀軍決戰於陳縣西。陳勝親自督戰,終未能挽回敗局,於十二月退至下城父(今安徽渦陽東南),被駕車人莊賈殺害,餘部投奔其他反秦武裝。宋留聞訊,在南陽(今屬河南)投降秦。陳勝部將呂臣率領蒼頭軍,隨即兩度收複陳縣,並處死莊賈。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使農民起義遭受暫時的挫折,但各地

起義軍仍繼續進行鬥爭。以項羽、劉邦等人為首領的起義軍,經多次重大戰役,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的軍隊進抵浦上,秦王子嬰奉皇帝符璽投降,秦王朝滅亡。

吳廣這位農民戰爭的領袖,沒有死在殺敵的戰場上,而做了部屬的刀下冤魂,實為憾事。吳廣被殺後,給起義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