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中支柱—章邯(1 / 3)

第一百二十四章 軍中支柱—章邯

章邯(?一前205年),字少榮,章憨長子。秦末大將,任少府,為秦朝的軍事支柱。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胡亥東巡郡縣,聽信奸臣趙高的讒言,一路殺戮大臣,假借罪名互相株連。於是,滿朝震驚,恐懼不安,凡進諫的都認為是誹謗朝廷。從此大臣謅媚討好,百姓驚恐。第二年四月,重修阿房宮。征丁征糧,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嚴刑酷律,獄中刑徒,人滿為患。各地百姓苦於秦朝官吏的統治,紛紛揭杆起義。七月,陳勝在荊地起兵造反,自封楚王。山東百姓殺了當地的守尉令垂,自立諸侯王,響應陳勝。武臣趙歇自封為趙王,魏咎為魏王,田澹為齊王。劉邦在沛縣起義,項梁在會稽起兵。造反的人多得無法計算,各路人馬以討伐秦朝為名,相互聯合起來向秦廷進軍。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天,陳勝派遣的周章等將領到達戲水,有幾十萬軍隊。二世胡亥大為震掠,和群臣商量說:“怎麼辦呢?”少府章邯說:“盜賊已經來到這裏,兵眾勢強,現在調發近

處縣城的軍隊為時已晚。哪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們,發給兵器,讓他們出擊盜賊。”於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為將領,受命率驪山(今陝西臨憧東南)刑徒及奴隸七十萬之眾,迎擊周章。打垮了周章的軍隊,周章出關,逃至曹陽,章邯追至,擊破曹陽。周章再次敗走次繩池,十餘日後,章邯大破次繩池,周章自到。打敗了周章,章邯又向榮陽(今河南省榮陽東北)進發。榮陽將軍田減派諸將李歸等守榮陽城,自己帶精兵往西迎戰秦軍,在熬倉與秦軍大戰,田減戰死。章邯繼續進兵榮陽城,攻城,城破,李歸等戰死。接著章邯又連續破鄧說、敗伍徐,迫陳勝遁走至城父。陳勝命張賀出城西迎戰章邯,自己親自在城樓監戰。城西一戰,張賀戰死。自此陳勝不敢再戰,閉關死守。在章邯圍城的強大攻勢下,臘月,陳勝被自己貼身的莊賈殺死,開城降秦。章邯出戰,屢戰屢勝,使秦廷得以苟延殘喘。二世胡亥又增派長史司馬欣、董璐協助章邯進攻義軍。軍隊向栗縣進發,到達栗縣,項梁派別將朱雞石、餘樊君和他交戰。餘樊君戰死,朱雞石軍敗,逃到胡陵。項梁自東阿出發,向西進軍,到達定陶。秦發動全部兵力增援章邯,攻打楚軍。大破楚軍於定陶,項梁戰死。

章邯打垮了項梁的軍隊後,攻殺反秦武裝首領齊王田循,在臨濟消滅了魏王魏咎。楚地有名將領都已經死了,章邯以為楚地的敵人不用擔心了,就渡過黃河,北進攻打趙地,大破趙軍。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都跑進了巨鹿城。章邯命令王離、涉間圍攻巨鹿,章邯駐紮在巨鹿的南麵,修築甭道輸送糧食。陳餘作為趙軍將領,統率士卒數萬人駐紮在巨鹿城的北麵。秦將王離圍困趙軍於巨鹿城。這被圍在巨鹿的軍隊就是所謂的“河北之軍”。章邯等人率領他們的軍隊包圍著巨鹿。此時,楚國上將軍項羽帶領楚國士卒前往援救巨鹿。項羽率領全軍渡河,鑿沉船隻,砸破炊具,燒毀營舍,攜帶三天口糧,用以表示士卒拚死決戰,沒有一個有活著回來的打算。軍隊一到就圍困了王離,與秦軍遭遇,打了九仗,截斷了秦軍的雨道,大破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不向楚軍投降,自焚而死。楚軍攻擊秦軍時,諸侯將領都在營壘上觀戰。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楚兵喊聲震天,諸侯軍人人膽戰心驚。打垮了秦軍,項羽召見各諸侯將領,他們進人轅門,無不膝行而前,不敢抬頭仰視。項羽從此自立為西楚霸王,在梁、楚地區的九個郡稱王,建都彭城,各路諸侯隸屬於他。巨鹿之戰中秦軍被項羽擊敗,秦軍退卻。章邯退至棘原駐紮,項羽駐紮在漳水南岸,兩軍相持,沒有交戰。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冬天,趙高做了垂相,朝政專權,讒害忠良。因秦軍的退卻,二世派人責斥章邯。章邯恐俱,派長史司馬欣去請示。司馬欣到了鹹陽,留在司馬門三天,趙高不接見,有不信任之意。長史司馬欣心裏害怕,急忙逃回軍中。他怕有人來追殺,沒有敢走原路。趙高果然派人追趕他,沒有追上。司馬欣到了軍中,向章邯報告說:“趙高居中用事,下麵的人不可能有所作為。如今仗能打贏,趙高必定嫉妒我們的功勞;仗打不贏,免不了被處死。希望將軍深思熟慮。”陳餘也送給章邯一封信說:“白起為秦將,向南攻拔鄢、郢,向北坑殺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數,而最後竟然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匈奴,開辟愉中幾千裏的地域,最終竟然斬於陽周。為什麼呢?功勞太多,秦不能按功行封,因此羅織罪名,用國法殺死他們。現在將軍為秦將三年了,所損失的士卒以十萬計,而諸侯軍同時並起,越來越多。那個趙高一向餡談,為時已久,眼下形勢危急,也怕二世殺他,所以打算用法殺死將軍,借以推卸責任,另外派人替代將軍,以此來擺脫禍患。將軍在外時日已久,朝廷中很多人與你有隔閡,有功也是被殺,無功也是被殺。況且天要亡秦,無論是愚笨的人還是聰明的人全都知道。如今將軍在內不能直言規諫,在外為即將滅亡的國家的將領,不然孤立而想長期存在,豈不可哀!將軍何不倒戈與各路諸侯聯合,簽訂和約,共同攻秦,割地為王,南向而坐,稱孤道寡;這同自己伏砧受戮,妻子被殺,哪個比較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