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掃蕩匈奴——蒙恬(2 / 2)

趙高,是趙國王族中被硫遠的親屬。趙高兄弟幾人,都是生下來就被閹割而成為宦者的,他的母親也以犯法而被處以形罰,所以世世代代地位卑殘。秦王聽說趙高辦事能力很強,精通刑獄法令,就提拔他擔任了中車府令。趙高就私下侍奉公子胡亥,教導胡亥決斷訟案。趙高犯下了重罪.秦王讓蒙毅依照法令懲處他。蒙毅不敢枉曲法令.依法應當判處死刑.剝奪他的官籍。始皇因為趙高辦事勤勉盡力,赦免了他。秦始皇的喪車到了鹹陽.安葬了之後恢複了他原來的官職。由此心中怨恨蒙毅。

胡亥便即位成了秦二世,趙高因此最得親信,趙高日夜毀謗他們。扶蘇的死訊很快傳回來了,胡亥這時打算釋放蒙恬。趙高卻怕蒙氏再次顯貴,再執國政。到時候就無他趙高的立足之處了。於是趙高向胡亥進讒言,以求達到除去蒙氏一族的結果。趙高對胡亥說:“先帝原本要立您為太子,當時一個勁地反對,他雖然知道你賢明有德,還不讓先帝冊立您.這麼做簡直大不忠。以奴才愚見。不如將他殺了。”胡亥當即同意了趙高的進言。當時,蒙毅被囚在代郡,蒙恬囚禁在陽周。扶蘇的長子子嬰用趙王遷殺名將李牧而亡國等典故來進諫秦二世,希望秦二世不要無故誅殺忠良之臣。並用“輕慮者不可以治國,獨智者不可以存君”來規勸秦二世做個明君。胡亥卻聽不進子嬰的進諫。秦二世派禦史曲宮乘車前往代郡,曲宮奉二世命,賜蒙毅一人死罪,罪不連他的宗族。蒙毅卻對使者說,當年秦穆公殺死車氏三良為他殉葬,處百裏奚以不應得的罪名,因此,他死後得了‘繆’的號;秦昭襄王命武安君白起自殺;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骨。這四位君主,都因此而失去人心,遭天下人的非議。所以說:“用道治者不殺無罪,而罰不加於無辜。”意指行德政的君主不殺無罪之人,而刑罰也不加於無辜之身。蒙毅希望曲宮能把這一番話轉告秦二世,曲宮知道秦二世是不會聽進蒙毅的話,於是在獄中把蒙毅殺了。

蒙毅死後,秦二世又派使者前往陽周,命令蒙恬說:“您的罪過太多了,而您的弟弟蒙毅犯有重罪,依法要牽連到您。”蒙恬說:“從我的祖先到後代子孫,為秦國累積大功,建立威信,已經三代了。如今我帶兵三十多萬,即使是我被囚禁,但是,我的勢力足夠叛亂。然而,我知道必死無疑卻堅守節義,是不敢辱沒祖宗的教誨,不敢忘掉先主的恩寵。從前周成王剛剛即位,還不能完全脫離小兒的背帶和布兜,周公姬旦背負著成王接受群臣的朝見,終於平定了天下。”於是吞下毒藥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