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指鹿為馬——趙高(1 / 3)

第一百二十二章 指鹿為馬——趙高

趙高(?一前208年),秦朝宦官、權臣。趙國人,精通獄法。秦始皇聞之,讓他作了中車府令。

秦始皇在位時,立誌強國,要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因而特別注重人才的吸納。李斯、尉繚等人的到來,都為秦王朝的強盛增磚添瓦。秦國內部的人也都各展才華希望得到秦王賞識,而能夠有個一官半職,帶兵打仗,獲得軍功,從而封妻蔭子,光宗樁祖,成就一番事業。

趙高原為趙國宗族遠支。司馬遷在(史記)中載:“趙高者,諸疏遠屬也。趙高昆弟數人,皆生隱宮,其母被刑侈,世世卑踐。秦王聞高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因趙高是宮中蟬女通奸所生,從小即為閹臣,嚐透了宮中的陰暗生活,所以變得極為圓滑狡詐。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大規模充實後宮,嬪妃多大萬人。龐大的後宮後宮需要眾多的服務人員,閹割去勢的宦官由此廣泛使用於宮廷,宦官製度逐步完善。當時對為了補充後宮服役者的隊伍,一些戰敗國的宦官也與宮中美女一樣作為‘戰利品’歸人秦朝宮廷。趙高就是在秦滅亡趙國後,作為閹宦被擄人秦的。由於他抽時間學了律法。兼有幾分聰明,開始在獄法方麵有了點名。後名聲傳於始皇耳中,便讓他作了中車府令.趙高有了權勢後,貪權貪財,因被發現,始皇令蒙毅治其罪,按法當死,毅不敢阿法,如實而奏。但趙高自被始皇提拔。多為始皇在法律方麵建議,由於狠辣,頗和始皇之意,始皇惜其才,就赦免了他,並官複原取。趙高帶著對蒙氏的仇恨,帶著對更大權力的渴望活了下來。像一隻寄生蟲一樣潛伏在了秦王朝的巨大機體內,一直點的吸收著力量,等待著破體而出的時機。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帶著少子胡亥,丞相李斯和中車府令趙高等大臣又一次踏上了東巡的道路。次年車隊走到平原津時,秦始皇不幸染病,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情非但沒有好轉的現象,反而愈加沉重。隨行的大臣見此情況.估計皇帝這次凶多吉少,於是想勸說他趁神誌清醒時早早立下遺囑。但是大家都明白一件事份.那就是偉大的秦始皇一生之中,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死”字,誰要當麵提出來讓他安排後事。那這位大臣的後事肯定會辦在皇帝的前麵。就這樣,大臣們都心照不宣繼續前行。當巡遊隊伍到達沙丘時,病中的秦始皇不得不承認自己這次是真的不行了。他無奈寫了遺囑。要求在北方協助蒙恬防禦匈奴的長子伏蘇馬上趕回鹹陽,準備繼位。這道詔書寫好後。還沒來的及發出.始皇帝就再也堅持不住,在十幾平方米的皇家馬車廂內去世了,享年僅僅51歲。

秦始皇活著的時候,他說一句話能頂一萬句,然而死後屍骨未寒,有人就對如何篡改他的遺詔動起了腦筋。中車府令曾是胡亥的老師,和胡亥有深厚的師生情意,在這重要的曆史關頭,他敏銳的感覺到自己輝煌騰達的機會來臨了。隻要能夠成功擁立胡亥即位。趙高在說動了胡亥之後,接著想取得丞相李斯的支特,位對李斯說道:“要是伏蘇即位,那您沒有擁立之功,一朝天子一朝臣,到時候你的相位估計就保不住了。”趙高的提醒深深打動了這位權力欲旺盛的承相的心靈,在裝模作樣的說了幾句忠於皇帝遺誌的套話之後,李斯傅不在推辭,轉而和趙高密謀起來。

李斯和趙高聯手!改了皇帝的遺詔,命令伏蘇和蒙恬自殺,然後日夜兼程的趕回鹹陽,擁立胡亥即位。按照始皇帝生前對後世子孫帝號按自然數遞增的規劃,胡亥就是秦國第二世皇帝,簡稱秦二世。

秦二世胡亥依靠趙高“果敢”才得已順利即位,他對趙高感激不盡,對這位宦官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趙高也是.“忠心耿耿,憂心忡忡,”整天幫著胡亥出謀劃策。他先是對胡亥說:“陛下雖然登上帝位,但是您的兄弟們對您即位的合法性還是存在疑問啊。”胡亥問道:“那怎麼辦?”趙高說道:“那筒單。死人是不會對任何東西感到不滿的。”胡亥於是聽從了趙高的建議,心狠手辣地把自己的兄弟都逼死了,而且更勝連無繼承權的秦始皇的女兒們也不放過,將十位公主收押,然後在鹹陽附近統統車裂.胡亥一口氣殺光了17個哥哥,10位姐妹,殺的自己成了秦始皇的獨生子,終於“無可爭義”的坐穩了皇帝寶座了。

經過這件事. 胡亥和趙高的感情更加深厚了,君臣二人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促膝談心。有一次,胡亥對趙高感慨道:“人生在世啊,時光短暫,我想在有生之年抓緊時間吃喝玩樂,你覺得這個想法可行嗎?,趙高聽了後肅然起敬,連聲讚歎道:“這真是英明之主的想法啊!”趙高還順勢說道:“您知道怎麼駕奴大臣嗎?我來告訴您吧。皇帝要與臣子們保持距離,產生神秘感,這樣才能體現出成嚴,所以您以後應該獨居深宮,讓大臣們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這樣才能顯得您威風凜凜啊。’胡亥聽了趙高的高見後。深以為然,於是關了自己的禁閉,不見大臣,隻和趙高一人謀劃朝廷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