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職場篇——職業生涯發展,禮儀先行 第24課細節決定職場人生:Office一族禮儀之5戒
細節是有力量的,這個力量甚至決定著我們的未來。因此,我們要追求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就要培養自己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的精神,並且要讓這種認真的精神滲透到我們的性格中去,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習慣。
成功者與大多數人的區別就在於,成功者能夠抓住那些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的細節,並且能夠乘勢而上。
細節的力量也有如機遇一樣,總是青睞於有準備的人。這種準備,來源於我們的平時。
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細節,會深深地打動我們,烙進我們的記憶,決定或改變我們對人和事的看法與態度。同樣,細節有時又如同一張定格的照片,成為我們留給別人的難以抹去的印象。無論是做人、做事、說話,還是做領導,做下屬,我們必須認識到細節雖小,但它的力量是難以估量的。人生有細節,卻無小節,不拘小節者,很多時候並不受青睞。
Office之1戒:痛定思痛的“職場潛規則”
許多公司內部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這些規矩被稱為“職場潛規則”。“職場潛規則”看上去簡單,沒有公司製度和條文約束的嚴肅和規範,可是作為職場中的一員,如果忽視這些“潛規則”,就會讓同事們對你“另眼看待”,認為你“不懂規矩”。
有位編輯很有才氣,他編輯的雜誌很受歡迎。有一年他得到了大獎,一開始他還很快樂,但過了個把月,卻失去了笑容。他說,社裏的同事,包括他的上司,都在有意無意間和他作對。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他犯了“獨享榮耀”的錯誤。事情是這樣的:
他得了大獎,老板另外給了他一個紅包,並且當眾表揚他的工作成績。但是他並沒有現場感謝上司和屬下們的協助,更沒有把獎金拿出一部分請客,所以大家雖然表麵上不便說什麼,但心裏卻感到不舒服,和他產生了隔閡,所以就和他作對了。
其實就事論事,這份雜誌之所以能得獎,這位編輯貢獻最大,但是當有“好處”時,別人並不會認為哪一個人才是唯一的功臣,總是認為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他“獨享榮耀”,就會引起別人的不舒服。尤其是他的上司,更因此而產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權力。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這位先生自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上司的白眼,同事間關係的冷漠,兩個月後這位編輯就呆不下去而辭職了。
這位編輯就犯了辦公室戒規之一:不懂得與大家分享榮譽。大家都為一個目標在努力奮鬥,不料你搶先得到了這個惹人眼紅的功勞,於是相比之下的其他人就明顯比你矮了很多,你的存在也不時地給他人造成了威脅。盡管你並未做任何傷害他人的事,但又有誰還願意跟隨一個讓人沒有安全感的人在一起共事呢?自然而然地,獨自享有榮耀,還心安理得地把高帽子往自己頭上戴的人終究是會成為孤家寡人的,更何談招人喜歡,受人歡迎?
因此,當你和大家一起做出成就時,千萬別獨享榮耀,要懂得與別人分享。獨享榮耀容易激起他人心中不滿並心生恨意。
此外,還有一些辦公室潛規則需要你明確,雖然它們並不能影響你的工作業績,但卻能影響你在辦公室的人氣。能不能在同事間擁有好人緣,就看你懂不懂得如下這些“規矩”了。
有好事不通報——單位裏發物品、領獎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經領了,一聲不響地坐在那裏,像沒事似的,從不向大家通報一下,有些東西可以代領的,也從不幫人領一下。這樣幾次下來,別人自然會有想法,覺得你太不合群,缺乏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以後他們有事先知道了,或有東西先領了,也就有可能不告訴你。如此下去,彼此的關係就不會和諧了。
進出不互相告知——你有事要外出一會兒,或者請假不上班,雖然批準請假的是領導,但你最好要同辦公室裏的同事說一聲。即使你臨時出去半個小時,也要與同事打個招呼。這樣,倘若領導或熟人來找,也可以讓同事有個交代。如果你什麼也不願說,進進出出神秘兮兮的,有時正好有要緊的事,人家就沒法說了,有時也會懶得說,受到影響的恐怕還是自己。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聯絡感情的需要,它表明雙方互有的尊重與信任。
明知而推說不知——同事出差去了,或者臨時出去一會兒,這時正好有人來找他,或者正好來電話找他,如果同事走時沒告訴你,但你知道,你不妨告訴他們;如果你確實不知,那不妨問問別人,然後再告訴對方,以顯示自己的熱情。明明知道,而你卻說不知道,一旦被人知曉,那彼此的關係就勢必會受到影響。外人找同事,不管情況怎樣,你都要真誠和熱情,這樣,即使沒有起實際作用,外人也會覺得你們的同事關係很好。
不說可以說的私事——有些私事不能說,但有些私事說說也沒有什麼壞處。比如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工作單位、學曆、年齡及性格脾氣等;如果你結了婚,有了孩子,就有關於愛人和孩子方麵的話題。在工作之餘,都可以順便聊聊,它可以增進了解,加深感情。
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輕易不求人,這是對的,因為求人總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有時求助別人反而能表明你對別人的信賴,能融洽關係,加深感情。你不願求人家,人家也就不好意思求你;你怕人家麻煩,人家就以為你也很怕麻煩。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以互相幫助為前提的。
常和一人“咬耳朵”——同辦公室有好幾個人,你對每一個人要盡量保持平衡,不要對其中某一個特別親近或特別疏遠。在平時,不要老是和同一個人說悄悄話,進進出出也不要總是和同一個人。否則,你們兩個也許親近了,但疏遠的可能更多。有些人還以為你們在搞小團體。如果你經常在和同一個人咬耳朵,別人進來又不說了,那麼別人不免會產生你們在說人家壞話的想法。
喜歡嘴巴上占便宜——在同事相處中,有些人總想在嘴巴上占便宜。有些人喜歡說別人的笑話,討人家的便宜,雖是玩笑,也絕不肯以自己吃虧而告終;有些人喜歡爭辯,有必要爭理,沒理也要爭三分;有些人不論國家大事,還是日常生活小事,一見對方有破綻,就死死抓住不放,非要讓對方敗下陣來不可;有些人對本來就說不清的問題,也想要爭個水落石出;有些人常常主動出擊,人家不說他,他總是先說人家。這些都會破壞同事關係。
公私不分——“公事公辦”也是友情的殺手之一。也許一方想著,我們這麼要好,何必對我要求這麼嚴格?即使出了事,也該罩著我才是。但另一方卻想:明知我們這麼要好,就不該為難我,把事情做好讓我好對上麵交代,不該老出一些情況害死我!如此無法達成共識,將會造成許多不便和傷害,尤其在公務上出現差錯,相互責怪的情形將導致傷害,尤其當其中一方因此承受公司的懲罰時,這段友情再也無法挽回。建議辦公室好友們先找個時間將界線劃清,公私分明,而非一味在心裏嘀咕著:你怎會這樣做?
借錢問題——臨時借錢調度,隻能引發朋友間的衝突。開了口卻借不到錢的,會埋怨對方不夠意思,覺得平常那麼好,原來都隻是表麵功夫;被借了錢的會覺得友誼出現了雜質,還要擔心是否有去無回。若未能如期還錢,被欠錢的可能會引起反感:都這麼熟了,竟然跟我來這一招,太過分了!欠錢的也會不滿:這種情形又不是如我所願,朋友就是患難見真情,如果有一天你像我一樣倒黴,難道不希望我伸手相援?如果又加上家人的責怪,壓力之下友誼就無法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