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職場篇——職業生涯發展,禮儀先行 第23課辦公室禮儀二三事(1 / 3)

第4章職場篇——職業生涯發展,禮儀先行 第23課辦公室禮儀二三事

辦公室是一個處理公司業務的場所,辦公室的禮儀不僅是對同事的尊重和對公司文化的認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為人處事,禮貌待人的最直接表現。辦公室人員不僅要有較強的政策觀念和熟練的工作技能,還需要有一定的辦公室修養。禮儀問題不僅僅是個人的道德問題,而且直接影響到辦公室的形象和效率。

然而,盡管你小心翼翼地維護著辦公室友誼,還是會有一些政治鬥爭和矛盾衝突出現。犯錯了該不該道歉?要不要握手言和?即便是兩個經曆過嚴重衝突的人,為著工作有時也不得不壓抑著心頭的不爽。巧妙化解,設法解決問題,讓同事彼此間的關係變得更明朗化。當然,必要的抗爭也是職場製勝的奇招。

辦公室是大家一起創事業、展才華的場所,始終要以團結向上、和睦共處為宗旨,如果辦公室內整日充斥著肅殺之氣,人們的目光總是充滿了敵對或警惕,那團隊之精神又從何處而來呢?其實,沒有什麼難以調和的矛盾,非要爭個麵紅耳赤,辦公室的不和諧局麵,無非就是你多我少的鳴不平、你對我錯毫無意義的爭論、家長裏短的小道傳播、有口無心傷了別人的自尊等一些看似雞毛蒜皮卻又不得不引起重視的“硬傷”。悉數起來,這些典型還真不少。

失態就是失禮:你拿“絕交”嚇唬誰

小周是個急脾氣,有點暴躁,所以在為人處事上常常有武斷偏激的行為。朋友的表現稍有不滿,他就大動肝火,甚至舞槍弄棒拉開陣勢,要跟朋友“比武”。為此,朋友們都有點怕他,漸漸地都躲著他,來往也日漸稀少。朋友小郭了解他的脾氣,也就不跟他“一般見識”,任由他“耍威風”,過後又會保持平靜。這天,小郭來找小周商討一個問題。由於兩人的意見不一致,“武裝衝突”即將爆發。小郭見小周的情緒有點不對勁兒,連忙說:“要不咱們再商量商量,實在不明白找個人來幫忙,你看怎麼樣?”小周一下子站起來,大吼:“就按我說的這麼辦!”“你的辦法有道理,但是還是覺得欠妥,應該……”不容小郭商量,小周說:“你不聽就走!我一個人來!以後你有問題別找我商量,我跟你沒有共同語言!”小郭就這樣被小周“趕”走了,很長時間他們都沒有聯係。小周每想起這件事,就氣憤地說:“小郭還是我的朋友嗎?從上次走了以後到現在也不來,既然這樣,那就一刀兩斷,彼此誰也不認識誰好了!”原本好久未登門的小郭想到自己很久沒聯係朋友了也是不應該的,於是決定找小周講和,可是當他聽說小周已經與自己“一刀兩斷”,竟一氣之下真與小周“絕了交”。

像小周這樣用偏激的做法對待朋友,能長久地維係友誼嗎?一點小矛盾,就要勢不兩立,一點小爭吵,就彼此“誰也不認識誰”了,那接下來的交往還怎麼進行呢?更尷尬的局麵還有,當你和一位朋友說了“絕交”的話之後,還要與他(她)在同一個環境下生活、共事,彼此抬頭不見低頭見,你是把對方當做熟人還是陌生人看待呢?

比如,有一個人因在單位裏與同事之間產生了一點摩擦,很不愉快。一怒之下,他就對那位同事說:“從今以後,我們之間一刀兩斷,彼此毫無瓜葛!”誰知這句話說完不到三個月,他的同事成了上司。而他因為講了過重的話也很尷尬,隻好辭職另謀他就。

在交往中原則性強,靈活性差的人,在性格和情緒上往往比較偏激,而人隻要一偏激就容易走極端。所以,他們做事常常不留餘地,有時把話說得太滿,與人相處愛爭你強我弱;隻當第一,不願做第二,結果一下子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幾乎沒有回旋的餘地。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是不要走極端。相識容易相處難,而維係彼此長久的感情更難,無論是朋友之間、同事之間還是下屬與上級之間。所以說,矛盾再大,意見再不和,也不至於動不動就拿感情“動武”。人際交往也是一種責任,隨意地割斷情感,不滿意就“不相往來”,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更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為了給別人留有餘地,給自己留有退路,你可以這樣說:對別人的請托可以答應接受,但不要“保證”,應代以“我盡量,我試試看”的字眼。上級交辦的事當然要接受,但不要說“保證沒問題”,應代以“應該沒問題,我全力以赴”之類的字眼。這是為了萬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後路,而這樣說事實上也無損你的誠意,反而顯出你的謹慎,別人會因此更信賴你,即便事沒做好,也不會責怪你。

當與人鬧矛盾時,不要口出惡言,更不要說出“勢不兩立”之類的話。不管誰對誰錯,最好是閉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攜手合作時還有“麵子”!比如,對人不要太早下評斷,像“這個人完蛋了”“這個人一輩子沒出息”之類屬於蓋棺定論的話最好不要說。也不要一下子評斷“這個人前途無量”或“這個人能力高強”,不少自以為是、直截了當的預測把自己推上絕境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的。

少對人說絕話,多給人留餘地,這樣做其實並不是僅僅為對方考慮,對對方有益的,更是為自己考慮、對自己有益的。這對雙方都有好處。

無視禮數:因為太“自我”被老板炒魷魚

小喬和小A是同一天來到這家著名廣告公司應聘美編的。單從兩個人的作品上看,技術水平不相上下。小喬在思路方麵略勝一籌,因為她在廣州有過3年的工作經驗,兩個人一起參加試用,但最後隻能留下一個。

小喬上班時間從來都是一身T恤短褲的打扮,光腳踩一雙涼拖,也不顧電腦室的換鞋規定,屋裏屋外就這一雙鞋。不管是在工作台前畫圖,還是在電腦前操作,隻要活幹得順手,一高興起來準把鞋踢飛。剛開始,同事們還把她的鞋藏起來,和她開玩笑,後來發現她根本不在乎,光著腳也到處亂跑。相反,小A是第一次工作,多少有點拘謹,穿著也像她的為人一樣——文靜、雅致,帶著少許靈氣,她從來不通過怪發型、亮眼妝來標榜自己是搞藝術的,隻是在小飾物上展示出不同於一般女孩的審美觀點來,說話溫溫柔柔的,很可愛。

有一天中午,電腦室的空氣中忽然飄出腥臭味道,弄得一班人互相用猜疑目光觀察對方的腳,想弄清到底誰是“發源地”。後來,大家發現窗台下麵有嗦嗦的響聲,原來那裏放著一個黑色塑料袋,有膽子大的打開來一看,居然是一大袋海鮮。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集中在小喬身上,沒想到她坦坦蕩蕩地說:“小題大做,原來你們是在找這個。嗨,這可怪不得我,這裏的海鮮隻能算是“海臭”,一點都不新鮮,簡直比廣州的差遠了。”這時小A端過來一盆水:喬姐,把海鮮放在水裏吧,我幫你拿到走廊去,下班後你再裝走。”小喬一邊紅著臉,一邊把袋子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