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FBI教你理解環境中的心理學 2.個人陳述環境的著重培養(2 / 2)

其次,要懂得善用空間。這裏的空間就是指進行演說的場所範圍、演講者所在之處以及與聽眾間的距離等等。如果是一次個人的陳述場所,那麼陳述者必定處在聽眾注意力最容易彙集的地方。比如在會議進行的時候,主辦者也多半坐在會議桌的上方,因為該處正是最容易彙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反之,如果說話的人位於會議桌的正中央,那會議的進行又會變成什麼情況呢?這樣的情況,恐怕會使與會者注意力散漫,且有會議冗長不休的感覺。因此,讓自己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彙集之處,不但能夠提升聽眾對於演講的關注,甚至具有增強演說者信心和權威感的效果。

再者,注意姿勢。一個人做個人陳述時,姿勢也會帶給聽眾某種印象,例如站姿可能給人堂堂正正或者畏畏縮縮的印象,而是否懂得在空間內走動就會給人呆板或者靈活的印象。雖然個人的性格與平日的習慣對一個人的姿勢有極大的影響,不過一般來說,演講的姿勢還是有可以取巧的地方——有一些姿勢是普遍能讓人接受的,也就是所謂的“輕鬆的姿勢”:張開雙腳與肩同寬,挺穩整個身軀,還可以手觸桌邊,或者手握麥克風等等。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在陳述台上稍微走動,以免給人留下太過死板的印象。

還有就是個人陳述時的視線。在公眾麵前做個人陳述,很多人不自然,因為陳述者必須忍受眾目睽睽的注視。而且,並不是每位聽眾都會對陳述者報以善意的眼光。尤其是走到麥克風旁邊,將自己完整地展示在公眾麵前的那一瞬間,來自聽眾的各種視線甚至會讓人覺得刺痛。對此,FBI建議大家可以漠視聽眾的眼光,避開聽眾的視線來進行自己的演說;也可以一麵進行演講,一麵從聽眾中找尋對自己投以善意眼光的人。此外,把自己的視線投向強烈“點頭”以表示對自己觀點讚同的人,對增加演說的感染力很有效果。

服飾和發型。東方男性總是喜歡穿色彩深沉的西裝以示自己的沉穩,但是卻難免給人過於刻板無趣的印象。FBI建議說,在一些輕鬆的場合,不妨穿著稍微花俏一點的服裝,但是也不宜太過,否則容易給人輕佻的印象。不過如果是正式的場合,仍應以深色係列的正裝為宜。發型也可根據自己要塑造的形象選擇。所以,注意自己的外形,也有可能增加演說的成功度。

聲音和腔調。一個人的聲音和腔調是與生俱來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間有所改善,但是音質和措詞對於整個陳述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研究發現,聲音低沉的男性比聲音高亢的男性受信賴度更高。因為聲音低沉會讓人有種威嚴沉著的感覺,更容易贏得聽眾的好感。

另外,說話的速度也是陳述時的一個重要要素。不同的氣氛,不同的演說內容,要求的說話速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在整個演說中,還要注意語調的抑揚頓挫和語速的快慢變化,否則,你的陳述很容易會變成聽眾的催眠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