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急症患兒的護理 第六節急性腎衰竭(1 / 2)

第十七章急症患兒的護理 第六節急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指由於腎本身或腎外因素引起腎功能急性衰退,使腎髒排出水分、清除代謝廢物的能力下降,以致不能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臨床上出現氮質血症、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等改變的臨床綜合征。

一、病因及發病機製

病因分為腎前性、腎實質性和腎後性三類。

1.腎前性

任何原因引起的血容量減少導致腎血流下降,出現少尿或無尿,如嘔吐、腹瀉、外科手術大出血、燒傷及休克等。

2.腎性

是兒科最常見的腎衰竭原因。各種腎實質性病變,如各種腎小球、腎小管、腎間質病變以及慢性腎髒疾患導致的腎衰竭,或由於腎前性腎衰竭病因未能及時去除,病情進一步發展所致。

3.腎後性

任何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阻致腎盂積水引發腎實質損傷,如先天性尿路畸形、輸尿管狹窄、腎結石、腫瘤壓迫等。

【護理評估】

(一)健康史

詢問有無血容量減少、腎髒疾病等引發急性腎衰竭的原發病史。

(二)身體狀況

根據尿量減少與否,可分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

1.少尿型腎衰

指急性腎衰竭伴少尿或無尿表現者。分三期:

(1)少尿期:一般持續1~2周,持續時間越長,腎損害越重,持續少尿超過15天或無尿大於10天者預後不良。此期主要表現有:

①水、鈉瀦留。患兒全身水腫、高血壓、肺水腫、腦水腫和心力衰竭。有時可出現稀釋性低鈉血症。

②電解質紊亂。表現為“三高”、“三低”,即高鉀、高鎂、高磷,低鈉、低鈣、低氯血症,以高鉀血症多見。

③代謝性酸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乏力、嗜睡、呼吸深快、口唇櫻紅、食欲不振、甚至昏迷等,血pH值降低。

④尿毒症。出現全身各係統中毒症狀。

消化係統:症狀出現最早,表現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甚至消化道出血、黃疸等。

神經係統:表現為煩躁、嗜睡、驚厥、昏迷等和自主神經紊亂表現如多汗或皮膚幹燥,也可有行為、記憶、意識等功能障礙。

心血管係統:表現為高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血液係統:表現為貧血、出血傾向等。

⑤感染。是最常見的並發症。以呼吸道、尿路感染多見,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革蘭陰性杆菌最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