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幕一把手上任的頭三腳 3、一句牢騷,十年埋單(2 / 2)

當然,這樣高規格的飯局,一定要派人去請阿巴泰。皇太極沒想到,阿巴泰是一個說話算數的漢子,上次說過,以後不再吃皇太極家的飯,這次果真沒來。

不來就不來吧,找個合適的理由推脫一下,也就罷了。但是,阿巴泰一不說他沒空,二沒說他有病,而是專門派副將納穆泰前來陳述不來的理由。

納穆泰按著阿巴泰的原話說:“我家主人不能前來陪酒了,因為他沒有裘皮大衣穿。先汗給的裘皮大皮,已經破了,小了,洗洗改改給兒子穿了。況且,我這麼大年紀,如果來陪酒,還得和小貝勒擠在一起,跟年輕人有代溝,沒什麼話說,挺尷尬的。還有,聽說蒙古貝勒明安、巴克的座位都在我前麵。作為皇子,我在弟兄裏地位如此低下,實在不好意思。所以,這個宴會,我就不參加了。”

皇太極見阿巴泰對他非常有意見,而且意見還不小,派個副將跟他說這些不著調的話,分明是不把他這個大汗放在眼裏。這次,他不能忍了,得站出來表個態。

皇太極把阿巴泰的牢騷話,當著眾貝勒的麵講出來。他說:“作為當哥的,阿巴泰對我這個弟弟有啥意見,我都不在乎,誰讓我是弟弟呢?但是,我作為其他小弟弟的哥哥,怎麼能夠允許他如此不把小弟弟們放在眼裏呢?”

皇太極這些話,說得太高明了。他沒有說,我是大汗,阿巴泰是臣子,大汗請臣子吃飯,已經給足麵子了,你不但不來,而且還冷嘲熱諷,根本沒把我這個大汗放在眼裏。而是說,你可以不拿自己當哥哥,我必須拿自己當弟弟。但是,我作為小兄弟弟的哥哥,絕不允許你欺負小弟弟。我有責任、有義務維護小弟弟們的利益。

阿巴泰無理取鬧,激起了眾怒,不僅比他小的弟弟、侄子們不幹了,連老好人代善也坐不了,他覺得自己應該站出來,幫皇太極說話。

那些小貝勒們,自然也生阿巴泰的氣。你要有本事和皇太極叫板,就光明正大地站出來,與他單挑,沒本事單挑,就掩好爪子老實趴著,別拿我們說事兒。和我們坐一起吃飯就跌份了?你好意思說,我們還不好意思聽呢!

阿敏和莽古爾泰,也不同情阿巴泰。你算老幾啊?想跟我們老哥幾個平起平坐?我們橫刀躍馬時,你還撒尿和泥呢!

代善帶著大小貝勒,一起來到阿巴泰家裏,毫不留情地對他展開批評教育。

代善指著阿巴泰的鼻子教訓道:“父汗在位時,你也沒成為五大臣。那時候,德格類、濟爾哈郎、杜度、嶽托早已經隨班聽政,你也沒資格參加。也就是出生在大汗家,你才有機會獲得六牛錄戶,位子僅次於貝勒。老八當家了,把你晉升為貝勒,還虧待你了?欺負你了?你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比,是吧?你用鞋底子照照自己,那幾個貝勒,都比你先入的八分之列!現在你當上貝勒,還不滿足,惦記著與我們這些人平起平坐,已經非常過分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你當上大貝勒,你還惦記什麼呢?惦記著當大汗?你目無尊長,心無法紀,是很危險的。現在,你要徹底反思,為你的行為負責,並且改過自新。如果你認為自己沒錯,依然我行我素,會吃大虧的!”

代善一通數落,讓阿巴泰無言以對,隻好承認自己有錯,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對阿巴泰,皇太極並沒有深究,隻是罰4個雕鞍馬,4副甲胄,8個素鞍馬。

其實,無論誰即位,隻要不是阿巴泰自己,他都會發牢騷,但也就發發牢騷而已,不會有實際的行動。他有能力,但心無城府,不甘寂寞,希望領導別忽略他的存在,平時要關注,開會要表揚,僅此而已。

這樣的人,一旦覺得自己不在領導的視線之內,就難受,就要不負責任地發牢騷,甚至罵街。他從不會想發牢騷、說關於領導、圈子負麵話的嚴重性,更不會考慮這樣做,會給自己帶來什麼。

新上任的領導,對圈裏人的一言一行,都會時刻關注的,在意的。說他好話,他不一定記著;說他壞話,就會記一輩子。

業務能力超強的阿巴泰,就是因為發了幾句不合時宜的牢騷,被皇太極記住了。因此,阿巴泰終生都要為這幾句牢騷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