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幕一把手上任的頭三腳 4、一把手最需要什麼樣的人(1 / 2)

第六幕一把手上任的頭三腳 4、一把手最需要什麼樣的人

皇太極即位之後,就看出,在愛心覺羅家族內部,沒有一個省油燈。在這個家族裏,出身大於能力,最好的例子就是多鐸,小屁孩子一個,寸功未立,就能當上旗主;人緣大於成績,典型的例子就是皇太極,因為會籠絡人心,在圈主位置出現空缺時,大家推薦了他。

皇太極雖然當上了一把手,但是,在三大貝勒眼裏,他不過是一個名譽大汗而已。三大貝勒加上他們的兒子,就是大汗寶座下麵的腿,想什麼時候撤,就什麼時候撤,摔他個五髒暴裂,屍骨不存。

善於經營的皇太極認為,積極在家族內培養力量,是必要的,但是比較困難,一時半會見不到效果。因為,這些人認為,他繼承汗位,不是父汗任命,全仗弟兄捧場。他們對新汗王不重視,因為他們手裏握著彈劾、罷免新汗王的權力。

實力、勢力,決定著皇太極屁股下麵的位子能坐多久。

皇太極認為,既然在短時間內清除不了圈子裏反對他的勢力,那就在家族之外,培養支持他的力量。後金國的建立,是很多家族打拚的結果。其他家族的力量,也是維護後金國發展、穩定不可或缺的力量。

皇太極之所以這樣認為,有他的道理。

比如,你有兩個同樣大的孩子,一個是鄰居家的,一個是自己的兒子。你同時給他們每人一兩銀子,兒子會認為,你給他銀子,是你的義務,應該做的,可以毫不領情,心安理得地接受。還有可能,因為不夠買一件玩具,生你的氣。

鄰居家的孩子,得到你白送的一兩銀子,會非常高興,由衷地感謝,覺得你是一位可敬、善良、仁慈的人,會一直對你心存感激,尋機報答你。

因此,皇太極即位後,經過細心地甄別,在他管轄的兩個黃旗中,選擇了開國元勳揚古利、費英東家族。他封揚古利為“超品公”,其弟楞格禮為正黃旗固山額真、佐管大臣,任費英東之侄伊遜、多諾依、揚善為鑲黃旗佐管大臣、調遣大臣。重點培養揚古利從弟譚泰、費英東的侄子鼇拜,給他們足夠大的發展空間。

揚古利是誰呢?他就是告發阿巴泰那個人。這個人有什麼背景呢?

揚古利的老家在琿春,父親郎柱,擔任庫爾喀部部長。在揚古利不到14歲的時候,郎柱與發展迅猛的努爾哈赤結盟。按照當時部落結盟的規矩,揚古利作為庫爾喀部的人質,被送到努爾哈赤的手下。

後來,庫爾喀部的人,不服郎柱,起兵造反,包圍揚古利的家,殺死郎柱。揚古利的母親,在危難之即,表現得非常勇敢。她把小兒子納穆泰綁在背上,刀砍箭射,殺死數人,突出重圍,投奔了努爾哈赤。

14歲的揚古力,發誓要為父親報仇。恰巧,殺郎柱的人,也來向努爾哈赤投降。揚古力見到此人,二話不說,舉刀殺死他,並割掉他的耳鼻,活活生吞。

努爾哈赤部,沒有優待俘虜一說。揚古利手刃仇人,不但不違法,還被看成英雄壯舉。努爾哈赤見揚古利是條血性漢子,就把他的女兒許配給揚古利。後來定旗製,努爾哈赤就把揚古利安排在他的正黃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