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潔鮮嫩的撫慰-白色蔬果 第十一節、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山藥(1 / 2)

第五章、高潔鮮嫩的撫慰-白色蔬果 第十一節、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山藥

前世今生

山藥又名淮山或懷山,屬薯芋科,一年生草本,以地下塊莖為食,紅色種為塊狀,白色種為長條狀。普通的山藥塊莖較小,其中尤以古懷慶府(今河南沁陽)所產山藥名貴,素有“懷參”之稱,為全國之冠。

山藥原名薯蕷,《神農本草經》列入上品,《圖經本草》記載較詳:“今處處有之,春生苗,莖紫葉青,有三尖角,似牽牛更厚而光澤,夏開細白花,大類棗花,秋生實於葉間,狀如鈴,二月、八月采根。”因唐代宗名預,故避諱改名為薯藥,後又因宋英宗諱薯,遂改名山藥。

我國栽培的山藥主要有普通的山藥和田薯兩大類。主產於河南省北部,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後采挖,切去根頭,洗淨,幹燥。

營養價值

具有高營養、低熱量的特性。因其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製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

據相關營養學家測定,每百克山藥中含水分84.8克、蛋白質1.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3.07克(其中含膳食纖維0.8克)、維生素A3毫克、胡蘿卜素20毫克、硫胺素0.05微克、核黃素0.02毫克、尼克酸0.3毫克、維生素C5毫克、維生素E(T)0.24毫克、鈣16毫克、磷34毫克、鉀213毫克、鈉18.6毫克、鎂20毫克、鐵0.3毫克、鋅0.27毫克、硒0.55微克、銅0.24毫克、錳0.12毫克,其中含異亮氨酸74毫克、亮氨酸114毫克、賴氨酸61毫克、含硫氨基酸(T)46毫克、蛋氨酸22毫克、胱氨酸24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99毫克、苯丙氨酸54毫克、酪氨酸45毫克、蘇氨酸54毫克、色氨酸28毫克、纈氨酸64毫克、精氨酸169毫克、組氨酸27毫克、丙氨酸83毫克、天冬氨酸144毫克、穀氨酸292毫克、甘氨酸52毫克、脯氨酸30毫克、絲氨酸115毫克。

保健功效

《本草求真》:山藥,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謂其補脾益氣除熱。然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不似黃芪性溫能補肺陽,白術苦燥能補脾陽也。且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味甘兼鹹,又能益腎強陰,故六味地黃丸用此以佐地黃。然性雖陰而滯不甚,故能滲濕以止泄瀉。生搗敷癰瘡,消腫硬,亦是補陰退熱之意。至雲補陽消腫,補氣除滯,理雖可通,語涉牽混,似非正說。至入湯劑以治火虛危症,難圖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緩故耳。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宜炒黃用。

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2.滋腎益精。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益肺止咳。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4.降低血糖。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延年益壽。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誌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6.抗肝昏迷。近年研究發現山藥具有鎮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溫馨TIPS

1.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

2.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極易滑刀傷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3.山藥質地細膩,味道香甜,不過,山藥皮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並且削完山藥的手不要亂碰,馬上多洗幾遍手,要不然就會抓哪兒哪兒癢。

4.好的山藥外皮無傷,帶黏液,斷層雪白,黏液多,水分少。皮可鮮炒,或曬幹煎湯、煮粥。去皮食用,以免產生麻、刺等異常口感。

5.山藥鮮品多用於虛勞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腎氣虧虛。

美食美刻鏈接

1.土雞燉山藥(煨湯)

材料:鮮山藥2000克、鮮雞塊1000克,蔥、薑片、芝麻油、鹽、胡椒粉各少許。

製作方法:1.將山藥切成段。2.用高壓鍋將雞快稍壓三成熟後倒入山藥段並加入輔料再用微火燒20分鍾即可。

2.山藥炒肉片

材料:鮮山藥200克、裏脊肉300克、胡蘿卜50克、小黃瓜50克,蔥、薑片、鹽、酒、胡椒粉各少許,藥材:黃芪5錢、防風3錢、白術2錢、大棗10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