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排毒清腸,預防腸胃疾病。大蒜可有效抑製和殺死引起腸胃疾病的幽門螺杆菌等細菌病毒,清除腸胃有毒物質,刺激胃腸粘膜,促進食欲,加速消化。
4.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大蒜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提高人體葡萄糖耐量,迅速降低體內血糖水平,並可殺死因感染誘發糖尿病的各種病菌,從而有效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5.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腦血管中的脂肪沉積,誘導組織內部脂肪代謝,顯著增加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膽固醇,抑製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漿濃度,增加微動脈的擴張度,促使血管舒張,調節血壓,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抑製血栓的形成和預防動脈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壓的最好最簡易的辦法,大蒜可幫助保持體內一種酶的適當數量而避免出現高血壓。
6.保護肝功能。大蒜能保護肝髒,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通過參與血液的有氧代謝,清除毒素,減輕肝髒的解毒負擔,從而達到保護肝髒的目的。
7、旺盛精力。大蒜可有效補充腎髒所需物質,改善因腎氣不足而引發的渾身無力症狀,並可促進精子的生成,使精子數量大增。大蒜含有的肌酸酐是參與肌肉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對精液的生成也有作用,可使精子數量大增,所謂吃大蒜精力旺盛即指此而言。
8、預防感冒。另據研究表明大蒜中含有一種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都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減輕發燒、咳嗽、喉痛及鼻塞等感冒症狀。
9.健美減肥。近年來,日韓國研究指出,大蒜不僅具有抗癌、抗菌效果,在控製肥胖方麵也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韓國一個教授研究組對動物進行實驗從而得出結論。研究組對老鼠做了為期四天的實驗。根據該實驗結果,食用高脂肪食物及大蒜汁的老鼠每天體重增加量為0.09克,而隻食用高脂肪食物的老鼠體重日增加量為0.20克。由此可見,隻食用大蒜汁的老鼠比隻食用高脂肪食物的老鼠的可導致肥胖的蛋白質瘦體素含量少一半以上。尼日利亞的一些學者在給小鼠喂食油膩飼料一段時間後,發現其血液、肝髒和腎髒裏膽固醇的含量急劇增加。當在油膩的飼料裏加進一點蒜泥時,它們的膽固醇含量便不再增高,是酶參與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合成,而大蒜對酶的形成恰好起阻止作用。可見,大蒜具有抑製肥胖的作用。
溫馨TIPS
1.大蒜雖好,但不要貪吃:大蒜對防病治病雖有如此功能,但絕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過多生吃大蒜,易動火,耗血,影響視力,對胃腸道也有刺激作用。所以,陰虛火旺,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髒病和便秘者不宜多吃。由於大蒜有較強的殺傷力,在殺死腸內致病菌的同時,也會把腸內的有益菌殺死,引起維生素B2缺乏症,易患口角炎、舌炎、口唇炎等皮膚病。因此,專家建議,每日食用3~4瓣蒜較科學,但不能空腹食用,也不可與蜂蜜同時服用。
2.生活中,不少人都很怕吃大蒜,因為每次吃完,嘴裏都會有一股蒜臭味,久久不散。其實,我們身邊一些常見的東西,都是大蒜味的“克星”,讀者不妨一試。
有些人會嚐試嚼口香糖或茶葉來緩解口氣,但還是不能徹底去除蒜味。在這裏,給大家介紹一個好方法:吃完大蒜後,喝一杯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質會與大蒜發生反應,就可以有效去除蒜味了。不過,喝牛奶時,注意要小口慢咽,讓牛奶在口腔中多停留一會兒,而且最好喝溫牛奶,這樣效果會更好。
此外,還有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也能減輕蒜味。比如吃了大蒜後,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讓蒜中的辛辣素“硫化丙烯”與蛋白質結合,就可以使口中的蒜味去除;用醋或酒漱口也能減輕大蒜的味道
3.眼病患者少食。中醫理論認為,大蒜“傷肝損眼”。現代醫學研究也發現,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麥粒腫、幹眼症等眼病的人,如果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4.肝病患者不適合吃大蒜。大蒜並不能殺死肝炎病毒,而且大蒜中的某些成分能刺激人的胃腸道,抑製消化液的分泌,會使肝炎患者惡心、腹脹的症狀加重。同時,大蒜中的揮發性成分可使人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數量減少,這不利於肝炎患者的康複。
5.非細菌性腹瀉患者。首先,大蒜的確具有殺菌的作用,並且生吃大蒜可以用來預防和治療細菌性腹瀉,但是當患有非細菌性腹瀉時,就不宜再生吃大蒜了。這是因為此類患者若生吃大蒜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發生充血和水腫,從而可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