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潔鮮嫩的撫慰-白色蔬果 第四節、壞血病的克星—綠豆芽
前世今生
綠豆芽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浸泡後發出的嫩芽。豆芽作為蔬菜食用始於宋朝,宋人蘇頌《圖經本草》:“綠豆,生白芽為蔬中佳品。”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屢次提到綠豆芽,如“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籃彩縷束之,謂之‘種生’。”南宋詩人方嶽還寫有一首名為《豆苗》的詩,對發豆芽的過程記述得詳細具體。據宋朝的書籍記載,宋代最起碼有5種豆芽,黃豆芽、綠豆芽、豌豆芽、芽蠶豆、赤豆芽。
據《茶餘客話》稱,綠豆芽被作為太廟薦新之品。18世紀華人將豆芽帶入歐美,到20世紀後期被國際現代營養學界所重視,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熱”,將之列為“健康食物”。食用芽菜是近年來的新時尚,芽菜中以綠豆芽最為便宜,而且營養豐富,因此綠豆芽也是自然食用主義都所推崇的食品之一。
營養價值
綠豆在發芽過程中,由於酶的作用,促使植酸降解,有更多的磷、鋅等礦物質被釋出,能被人體充分利用。綠豆在發芽時,所含的胡蘿卜素會增加2~3倍,維生素B2增加2~4倍,菸鹼酸增加2倍以上,葉酸成倍增加,維生素B12增加10倍;維生素C也會增加很多,而且部分蛋白質也會分解為各種人所需的氨基酸,可達到綠豆原含量的7倍,所以綠豆芽的營養價值比綠豆更大。美國人很欣賞綠豆芽,認為它是肥胖人的最佳食品之一,易飽、不胖。因此,綠豆芽物美價廉,雅俗共愛,即可登上大雅之堂奢華的宴席,也可是平民的家常之菜。
據相關營養學家測定,每百克綠豆芽中含水分94.86克、蛋白質1.97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9克(其中含膳食纖維0.8克)、維生素A3毫克、胡蘿卜素20毫克、硫胺素0.05微克、核黃素0.06毫克、尼克酸0.5毫克、維生素C6毫克、維生素E(T)0.19毫克、鈣9毫克、磷37毫克、鉀68毫克、鈉4.4毫克、鎂18毫克、鐵0.6毫克、鋅0.35毫克、硒0.5微克、銅0.1毫克、錳0.1毫克,其中含異亮氨酸85毫克、亮氨酸111毫克、賴氨酸85毫克、含硫氨基酸(T)57毫克、蛋氨酸33毫克、胱氨酸24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155毫克、苯丙氨酸110毫克、酪氨酸45毫克、蘇氨酸64毫克、色氨酸22毫克、纈氨酸127毫克、精氨酸130毫克、組氨酸53毫克、丙氨酸66毫克、天冬氨酸505毫克、穀氨酸121毫克、甘氨酸41毫克、脯氨酸66毫克、絲氨酸67毫克。
保健功效
《本草綱目》:諸豆生芽、皆腥韌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獨異,今人視為尋常,而古人未知者也。但受濕熱鬱浥之氣,故頗發瘡動氣,與綠豆之性,稍有不同。
中醫認為,綠豆芽其性涼、味甘無毒,能清署熱、調五髒、解諸毒、利尿除濕,可用於飲酒過度、濕熱鬱滯、食少體倦。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夏季可常食素炒綠豆芽。民間用綠豆芽同鯽魚燉服,治乳汁不下。綠豆芽榨汁,加白糖代茶飲,治尿路感染、小便赤熱、尿頻等症。
1.可以治療壞血病。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因無意中吃了受潮發芽的綠豆,竟治愈了困擾全軍多日的壞血病,這是因為豆芽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2.對口腔潰瘍的人有很好的食療作用。綠豆芽中含有核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B2,對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缺乏維生素B2而引起的口腔潰瘍及陰囊炎有一定治療效果。
3.可以預防癌症。綠豆芽富含膳食纖維,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有預防消化道癌症(食道癌、胃癌、直腸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