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清逸嫵媚的繚撥-紫色蔬菜 第五節、色彩豔麗的抗氧化菜-紫甘藍
前世今生
紫甘藍又稱紅甘藍、赤甘藍,俗稱紫包菜、紫圓白菜。葉片紫紅,葉麵有蠟粉,葉球近圓形,是結球甘藍中的一個類型,由於它的外葉和葉球都呈紫紅色,故名。
紫甘藍起源於歐洲地中海沿岸至北海沿岸,已有數千年的栽培曆史。而我國最早的記述是《植物名圖考》(1827年),當時有稱“回子白菜”。估計其傳入途徑為“絲綢之路”,以後再從西北至華北,時間約在19世紀之前。至於紫甘藍之傳入我國的時間更短,估計不到100年。
普通結球甘藍(又名卷心菜、包菜等)的栽培麵積,解放以後發展迅速,從全國講,僅次於大白菜,而紫甘藍傳入我國後,由於在炒煮時,顏色成為黑紫色,不堪美觀。同時雖其營養成分高於普通結球甘藍,但我國不習慣生食,故發展比較緩慢。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特別是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對紫甘藍的需要量也日漸增多。為此,大城市近郊菜區已把紫甘藍列為花色蔬菜而種植。
營養價值
紫甘藍以紫紅色的葉球供食用,營養價值很高,含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糖、蛋白質、脂肪、粗纖維、鈣、磷、鐵等營養物質。紫甘藍葉球較普通甘藍堅硬,產量高,耐貯運,其色澤豔麗,是大賓館和洋快餐店必不可少的配色高檔菜。隨著近兩年栽培麵積的增大,在城市的各綜合超市的生鮮部都有賣。紫甘藍同普通的結球甘藍相比營養價值相似,都可炒食、涼拌和做泡菜,還可以切成細絲做生食沙拉,在市場價格上比蓮花白至少高3倍以上,200克紫甘藍中所含有的維生素C的數量是一個柑橘的2倍。同時含有豐富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花青素甙和纖維素等,備受人們的歡迎。是一種具有較高保健價值的蔬菜。
據相關營養學家測定,每百克紫甘藍中含水分93.73克、蛋白質1.11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6克(其中含膳食纖維1克)、維生素A12毫克、胡蘿卜素70毫克、硫胺素0.03微克、核黃素0.03毫克、尼克酸0.4毫克、維生素C40毫克、維生素E(T)0.5毫克、鈣49毫克、磷26毫克、鉀124毫克、鈉27.2毫克、鎂12毫克、鐵0.6毫克、鋅0.25毫克、硒0.96微克、銅0.04毫克、錳0.18毫克,其中含異亮氨酸37毫克、亮氨酸51毫克、賴氨酸52毫克、含硫氨基酸(T)29毫克、蛋氨酸10毫克、胱氨酸19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69毫克、苯丙氨酸35毫克、酪氨酸34毫克、蘇氨酸39毫克、色氨酸20毫克、纈氨酸53毫克、精氨酸74毫克、組氨酸29毫克、丙氨酸56毫克、天冬氨酸111毫克、穀氨酸318毫克、甘氨酸31毫克、絲氨酸40毫克。
保健功效
1.防癌護肝。具有重要的醫學保健作用,是一種天然的防癌藥物。在國際醫學領域,紫甘藍還是一種重要的護肝藥品,主要針對脂肪肝、酒精肝、肝髒功能障礙等常見肝病。甘藍的化學成分中含有半胱氨酸和優質蛋白,這都是協助肝髒解毒的重要元素。甘藍還能刺激細胞製造對人體有益的Ⅱ型酶。在十大日常健康食品中,紫甘藍在防癌和護肝方麵功能遙遙領先,是目前醫學界非常推崇的十字花科植物之一。
2.有助於細胞更新。紫甘藍能夠給人體提供一定數量的具有重要作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與維生素A前身物質(β―胡蘿卜),這些抗氧化成分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並能有助於細胞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