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鮮活明媚的挑逗-綠色蔬菜 第二十四節、主菜調味俱佳的“和事草”-大蔥(1 / 3)

第二章、鮮活明媚的挑逗-綠色蔬菜 第二十四節、主菜調味俱佳的“和事草”-大蔥

前世今生

大蔥屬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蔥的莖與葉,上部為青色蔥葉,下部為白色蔥白。大蔥是一種很普遍的調味品或蔬菜。相傳神農嚐百草找出大蔥後,便作為日常膳食的調味品,各種菜肴必加蔥而調和,故大蔥又有“和事草”的雅號。

大蔥原產於西伯利亞,在我國的栽培曆史悠久,冀東地區是栽培最早的地區之一。進入春秋時代,現冀東地域為費國所統轄,後為山戎族占領。根據史料記載,公元前663年,齊醒公率兵攻打山戎,即曆史上有名的“齊桓公兵定孤竹”之戰,發現山戎族善種冬蔥、戎菽(豆類),而將冬蔥、戎菽移植齊國。那時的齊國即現在的山東省西部山區。這就說明,山東省的大蔥栽培是從山戎國傳去的。

同時有資料顯示,早在商朝時期,現冀東地域就有孤竹國,進入春秋時代有孤竹國、令支國、無終國,後為山戎族所占領。山戎族是遊牧民族,“山戎屬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人習戰以侵伐。”當時大蔥的栽培,很可能是燕山以南的燕人所為。據此,大蔥的栽培曆史比山戎國還要早,距今約在2500年至3000年之間。在西周和春秋形成的《詩經》記載:“有傖蔥珩”,說明當時已有蔥的栽培。

目前,大蔥在我國的分布比較廣泛,以山東、河北、河南等省為主產區域。

營養價值

大蔥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原(主要在綠色蔥葉中含有)、食物纖維以及磷、鐵、鎂等礦物質等。

據相關營養學家測定,每百克大蔥中含水分91.8克、蛋白質1.53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6克(其中含膳食纖維1.3克)、維生素A10毫克、胡蘿卜素60毫克、硫胺素0.03微克、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5毫克、葉酸56微克、維生素C17毫克、維生素E(T)0.3毫克、維生素K7微克、鈣29毫克、磷38毫克、鉀144毫克、鈉4.8毫克、鎂19毫克、鐵0.7毫克、鋅0.4毫克、硒0.67微克、銅0.08毫克、錳0.28毫克,其中含異亮氨酸67毫克、亮氨酸111毫克、賴氨酸100毫克、含硫氨基酸(T)31毫克、蛋氨酸31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138毫克、苯丙氨酸73毫克、酪氨酸65毫克、蘇氨酸58毫克、色氨酸19毫克、纈氨酸77毫克、精氨酸69毫克、組氨酸30毫克、丙氨酸68毫克、天冬氨酸115毫克、穀氨酸245毫克、甘氨酸61毫克、脯氨酸96毫克、絲氨酸74毫克。

保健功效

大蔥味辛,性微溫,具有發表通陽,解毒調味的作用。主要用於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陰寒腹痛,痢疾泄瀉,蟲積內阻,乳汁不通,二便不利等。大蔥含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蒜素,又含有二烯內基硫醚、草酸鈣等。

1.解熱,祛痰。大蔥的揮發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刺激身體汗腺,達到發汗散熱之作用;大蔥油刺激上呼吸道,使黏痰易於咯出。

2.促進消化吸收。大蔥含烯丙基硫醚,而烯丙基硫醚會刺激胃液的分泌,能夠健脾開胃,增進食欲。同時與維生素B1含量較多的食物一起攝取時,維生素B1所含的澱粉及糖質會變為熱量,而提高恢複疲勞的作用。

3.抗菌,抗病毒。大蔥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顯的抵禦細菌、病毒的作用,尤其對痢疾杆菌和皮膚真菌抑製作用更強。大蔥含有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揮發油和辣素,能祛除腥膻等油膩厚味菜肴中的異味,產生特殊香氣,並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揮發性辣素還通過汗腺、呼吸道、泌尿係統排出時能輕微刺激相關腺體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作用。是治療感冒的中藥之一。

4.防癌抗癌。經常吃大蔥的人,即便脂多體胖,但膽固醇並不增高,而且體質強壯。大蔥含有微量元素硒,並可降低胃液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症有一定作用。同時大蔥內的蒜辣素也可以抑製癌細胞的生長。

5.預防老年癡呆。大蔥葉部分要比大蔥白部分含有更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C及鈣。大蔥中含有相當量的維生素C,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防止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使大腦保持靈活和預防老年癡呆的作用。

溫馨TIPS

1.根據主料的不同,可切成大蔥段和大蔥末摻合使用,均不宜煎、炸過久。

2.大蔥葉因富含維生素A原,不應輕易丟棄不用。

3.大蔥中含有的烯丙基硫醚屬於揮發性,因此泡在水裏或煮得過久,都會使其效果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