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此菜清熱除煩、升清降濁、消脂祛腫
8.扁豆炒山藥
材料:扁豆200克、山藥200克,花生油、鹽、味精、大蔥、薑各適量。
製作方法:1.將山藥洗淨,去皮,切丁。2.將扁豆洗淨,切絲。3.鍋內加入適量花生油燒熱,蔥薑熗鍋。4.加山藥丁和扁豆絲同炒,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即成。
功效:此菜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適用於帶下病。
9.鮮蘑燒扁豆
材料:扁豆300克、蘑菇(鮮蘑)100克、花生油120克,大蔥、薑、香油、料酒、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1.將鮮蘑洗淨,除去雜質裝盤備用。2.將扁豆擇淨,切成兩段。3.起鍋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扁豆段,滑至呈碧綠色,撈出濾去油。4.將鍋內放少許油,油熱後放入蔥薑爆出油待用。5.起鍋放入蔥薑油燒熱,烹入料酒,加入清湯200克、精鹽,把鮮蘑和滑好的扁豆放入湯內。6.小火煨5分鍾後,加味精,用調稀的濕澱粉勾芡淋入香油盛入盤中即成。
10.炸大蝦
材料:對蝦200克、土豆(黃皮)50克、番茄100克、扁豆150克、植物油100克、雞蛋2個、麵包屑30克、小麥富強粉10克,鹽、料酒各適量。
製作方法:1.對蝦洗淨去頭,去皮(留尾部皮),順脊背半切勿斷,翻平用刀背輕拍,拍扁,撒少量精鹽並蘸料酒。2.雞蛋打入碗中,攪碎蛋黃,把拍扁的蝦肉先沾雞蛋,再均勻沾麵粉,最後沾麵包粉,麵粉、麵包粉每沾一層要用手壓實,帶皮尾部不沾。3.土豆洗淨煮熟,去皮後切成長方形小條備用。扁豆洗淨,放開水鍋中燙熟,西紅柿洗淨切成圓形片。4.用鐺鍋加素油,先炸土豆條,稍焦即好,再炸大蝦,炸時要用鏟輕壓幾下,保持平整。5.將炸好的大蝦放於盤中,擺上土豆條、西紅柿片及扁豆(可切成適當的段)。
天下第一鮮菜—竹筍
前世今生
竹筍,即竹的嫩莖,古人又稱之為“竹萌”、“竹胎”,它是竹的芽胞發育而成。竹筍可分為冬筍、春筍和鞭筍三種。冬筍指冬季藏在土中、尚未出土的毛竹筍,筍體彎曲,筍籜緊裹筍肉,肉色乳白,肉質細嫩,鮮美無比,有“筍中皇後”之譽。春筍指指立春前後破土而出的筍,筍籜鬆裹筍肉,筍肉淡黃或潔白。鞭筍指毛竹和其他各種竹類(指食用竹)夏季和秋季生長在泥土裏的竹鞭梢,其筍籜黃白而略帶淡紅色,肉潔白。
中國是竹筍的原產地,食筍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爾雅》一書裏就有“筍,竹萌也,可以為菜肴”的記載。《詩經》裏哪句“其簌維何維筍及蒲,(啊!拿什麼來敬神,隻有竹筍和新蒲。)”可見竹筍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周禮》亦雲:“加豆之實,筍菹魚醢。”《呂氏春秋》也有:“和之美者,越籍之菌。(菌,竹筍也。)”另外中華典籍如《隨園食單》、《閑情偶寄》、《養小錄》等書中,均有大量食筍的記載。筍的別名很多,《爾雅》稱“竹萌”,《說文》稱“竹胎”,蘇東坡戲稱其為“玉版”。清人李漁最好食筍,尊為“至鮮至美之物,蔬食中第一品”,“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因為竹筍“凡食物中不論葷素,皆當用作調和,菜中之筍與藥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則諸味皆鮮,食筍而遺肉。”竹筍又有“逢人配”和“百搭菜”之美譽。
目前,竹筍作為一種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般的潔淨,亦無化學、農藥、灰塵的汙染,滿足了現代人回歸自然的心理,故備受消費者的青睞。為了滿足廣大食筍者在不同季節的需要,現通常將竹筍製成水煮筍、筍幹等便於貯存的筍製品,在國內外市場上聲譽甚高,暢銷日本及東南亞等地。
營養價值
過去也有人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竹筍中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及鐵、磷、鎂等無機鹽和有益健康的18種氨基酸。用竹筍烹製的各種菜肴,香氣清逸,滋味鮮美。竹筍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可炒、可悶、可沌、右煮、可鹵、可煨、可素、可葷,可拚冷盤,可作湯料,可與其它菜烹調,還可以製作各種筍幹和筍味罐頭,是一種沒有汙染的天然綠色食品。
據相關營養學家測定,每百克竹筍中含水分92.29克、蛋白質2.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4.6克(其中含膳食纖維1.8克)、硫胺素0.08微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0.6毫克、維生素C5毫克、維生素E(T)0.05毫克、鈣9毫克、磷64毫克、鉀389毫克、鈉0.4毫克、鎂1毫克、鐵0.5毫克、鋅0.33毫克、硒0.04微克、銅0.09毫克、錳1.14毫克,其中含異亮氨酸78毫克、亮氨酸126毫克、賴氨酸113毫克、硫氨基酸(T)55毫克、蛋氨酸26毫克、胱氨酸29毫克、芳香族氨基酸(T)388毫克、苯丙氨酸79毫克、酪氨酸309毫克、蘇氨酸76毫克、色氨酸36毫克、纈氨酸106毫克、精氨酸102毫克、組氨酸43毫克、丙氨酸106毫克、天冬氨酸283毫克、穀氨酸247毫克、甘氨酸85毫克、脯氨酸68毫克、絲氨酸85毫克。
保健功效
竹筍有一定的保健和藥用價值,曆代中醫學家認為:竹筍味甘、微寒,具有消渴、利尿、清肺、化痰的功效。對於浮腫、腹水、急性腎炎、哮喘以及糖尿病都有一定的療效。因此,竹筍可作為食療的一個重要品種。民間相傳,常吃筍燒肉可以滋陰益血,常吃麻油燜筍可以消食化痰,用淡竹筍燒湯可以消痰除熱,也可以治療頭風病。
1.開胃健脾。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
2.防癌抗癌。竹筍還含有硒、鍺等有防癌、抗癌、抗人體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據日本專刊報導,日本已從毛竹筍中提取硒、鍺等作為保健食品。認為鍺可以活化人體細胞,使人血色好轉。同時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3.開膈消痰。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一般都將竹筍視為“刮油去脂”之品,殊不如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5.減肥。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是減肥佳品。同時竹筍中含有大量富有活性的粗纖維素,常吃竹筍,不僅能促進腸壁的蠕動,增進消化腺的分泌,去積食,促排泄,而且能將肝腸中有毒物質吸附帶走,減少有毒物質的積留和吸收,對肥胖症患者起到減肥作用,故有“素食第一品”之稱。
溫馨TIPS
1.雖然竹筍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是也含有人體不適用的成分-草酸鹽。人們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食竹筍。患有泌尿係統疾病和結石的患者不宜多吃,竹筍中的草酸鹽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