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對待他人:做一個友善的人 第7節友善的人能夠取悅他人(1 / 1)

第七章對待他人:做一個友善的人 第7節友善的人能夠取悅他人

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少一個敵人少一堵牆。”因此,學習如何取悅他人,結識新朋友,鞏固老友誼,對於你的事業是很重要的。生意場上,有時“人情”甚至會決定著成敗與否。

尊重他,欣賞他愛默生說過:“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某方麵超過了我。我努力在這方麵向他學習。”這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每一個人都有他值得你去尊重的地方。正如每一個民族都認為自己高於其他民族,這成了愛國主義的基礎,也是發生戰爭的原因之一。個人與個人之間也是如此,衝突常來自於對他人優點的熟視無睹。

人們經常認為自己比你高明。如果你能夠讓他明白你承認他在這個世界上的優勢,並且是真誠地承認,你欣賞他,甚至羨慕他,他就會樂於與你交朋友了。這是一條交友的重要準則,誰遵循這一準則,誰將有眾多的朋友且經常感到幸福;誰違反這條準則,誰就會遭受挫折,被眾人拋棄。經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沒有充足的根據就認為自己是最傑出的人,還為此大喊特喊。這樣的人隻能受到別人的鄙視。

表示你對他人的興趣有這麼一種說法:一個對周圍人真誠感興趣的人兩個月結交的朋友比另一個力求使周圍人對他感興趣的人兩年結交的朋友還要多。我們時常擔心自己的人際關係,因此努力使別人對自己產生興趣,這是事倍功半的做法,因為我們自己對誰也沒表示過任何興趣。如果你對別人不感興趣,為什麼別人要對你感興趣?如果我們隻努力使人們對自己感興趣,那我們任何時候也找不到真正真誠的朋友。

人的本性總是最注重自己的。在你看自己與別人的合影照的時候,你首先看到的是哪個人?應該是你自己。某電話公司為調查人在通話中使用次數最多的是哪個詞,詳細調查了人們的通話。結果,這個詞是人稱代詞“我”。“我”字在500次電話通話中使用了3990次。當你能夠關注他人的時候,你就有了最大的進步。

注意與人應酬的時間現在的市內公用電話規定基本通話時間是3分鍾,這一規定是通過極深刻的研究才做出的。它表明了,一件小事情應該在3分鍾內了結;如果事情不是一說即合,或需要辯論的,就可能花上1小時也說不定。我們應該盡量縮短應酬時間,防止自己和對方產生“疲勞感”。時間可以分為物理時間和心理時間。有些人參與應酬,對於物理時間滿不在乎,卻很重視心理上的時間,那就是說,當他對於這場應酬有興趣時,可以不計較究竟花了多少時間;否則,心理上就有度日如年之感。當然,我們要從應酬的本質、目的和種類去加以判定,不可一概而論。當然,不要浪費物理時間,這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別人,總是對的。

馬克·吐溫是一個朋友遍天下的人,他曾說過:“一個人,惟有可以和一個跟自己毫無利害關係的人都相處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樂。”希望你也可以成為像他那樣的人。

其實以上三點,歸根到底,就是少關心自己一點,多關心他人一點。你尊重了別人,你就能獲得尊重。你友好待人,別人也友好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