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對待生活:做一個熱情的人 第5節熱情的人不會悲觀
在遭受挫折的時候,我們不能變得很悲觀,這對我們的生活、工作是極為不利的。其實退一步想想,困難有時並不意味著不幸。
曆史上,許多舉世聞名的人物都漠視他們自己身體上的缺點。他們不以缺陷而自輕,不因缺陷而悲觀。如:拜倫爵士長有畸形足,朱利亞斯·凱撒患有癲癇症,貝多芬後來因病成了聾子,拿破侖則是有名的矮子,莫紮特患有肝病,富蘭克林·羅斯福則是小兒麻痹症患者,而海倫·凱勒更是從小就又聾又瞎。還有女演員莎拉,她是個私生女,而且長得並不甜美,童年時代飽受折磨,生活似乎完全沒有指望,但她克服重重困難,後來終於成為舞台上不朽的人物。
蕭伯納對那些時常抱怨環境不順的人感到很不耐煩。他說:“人們時常抱怨自己的環境不順利,怨天尤人,使他們沒有什麼成就。我是不相信這種說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環境,可以製造出一個來啊?”事實是,假如每個人整天都認為環境不好,當然就會把自己的過失歸諸“缺陷”或種種其他的原因,因此產生了所謂的“悲觀主義”。
假如別人有兩條腿,而你隻有一條腿;假如別人富有,而你比較貧窮;假如你長得胖、瘦、美、醜、金發、黑發、害羞或進取——無論哪一點使你與眾不同,都很可能成為你的缺陷——隻要你自己這麼認為?不成熟的人隨時可以把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礙,然後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成熟的人則不然,他先認清自己的不同之處,然後看是要接受它們,或是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