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贏得顧客 3.讓顧客覺得占了便宜
在一個菜場有幾家賣豆製品的攤點,可總是隻有A店主的生意火爆,大家寧可排隊等也不到旁邊的店子裏買同樣的東西。是A店的價格比起旁邊店鋪便宜許多嗎?不是,你要問他賣的價格和別人都是一樣;是所賣產品的質量比別人好很多?也不是,質量差不多,很多東西估計和別人在同一個地方進貨;是有買贈促銷手段嗎?更不是,小本生意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利潤。原來隻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這個店主無論顧客買什麼東西都主動的少收一角錢。例如顧客問好豆腐是1元一斤,挑了塊豆腐,他把豆腐放到電子秤上一稱顯示1.7元,他就會說:“就收1.6元吧。”就這小小的一角錢讓他獲得了顧客的信賴,使他的生意越來越火紅。
一角錢的讓利看似不值得一提,但是卻能在顧客那裏起到微妙的心理變化。雖然錢沒有減少多少,可是“占了便宜”的這種喜悅確是人人都會有的。既然各家的豆腐質量都一樣,那麼為什麼不去享受一下這種“占了便宜”的喜悅呢?那位店主恰恰抓住了人性中的這一弱點,在沒有絲毫的讓利損失下把自己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千萬別小看這一銷售技巧,用好了真的會讓你獲利多多。
請看美國人是怎麼利用這一點的:
有位先生走進西部航空公司的售票廳,對售票小姐說:
“我要兩張舊金山的機票。”
“好的,不過,先生,這種機票有多種優惠價格,不知您適合哪一種?”小姐答道。
“哦,優惠?”我漫不經心地說,“我早聽說過,可不知道有些什麼優惠?”
“你是美國印第安人嗎?”
“不是。你問這幹嗎?”
“那太遺憾了,先生,因為如果您是印第安人並在清晨4點起程,又在次日清晨返回的話,我們可以給您30%的減價優待,但現在隻剩下8%了。”
“哎,我的上帝,請問你們還有其他優惠條件嗎?”
“嗯,如果您已經結婚50年以上沒有離婚,並且去參加您的結婚紀念活動的話,我們給您減價20%。”
“這對我不合適,還有嗎?”
“有的,這裏有一種票,如果您是一個度假的國家駐外使館的人員,那可以給予15%的優惠。”
“那我又錯過了,我正和我太太一起旅行。”
“哎呀,先生您怎麼不早說呢?您太太還不到60歲吧?如果她不到60歲,且你們又不趕在周末旅行,那麼可以享受20%的優惠價。”
“可我們非得在周末才有空呀!”
“嗯,別灰心,請問您和您夫人中有當學生的嗎?如果你們有在上大學的,且又在星期五(星期五在美國屬周末,卻又因耶穌在星期五遇難而視為不祥日子)乘飛機,我們可給您45%的減價優惠。”
“我的天,差不多便宜一半啊!可惜我已早兩年念完大學了。這樣吧,小姐,您還是給我那8%的優待吧,謝謝您介紹。”
你看,麵對如此名目繁多而又富有幽默色彩的優惠條件,這位乘客最後雖沒有得到多少優惠,卻還是認為自己是占了便宜心滿意足地買下了機票,不用說,隻要有機會,他還會多多光顧這家航空公司。
運用此技巧大獲成功的名知企業更是數不勝數。讓我們再看看全球最大的家居商品零售商--宜家又是如何做的?
“能否再便宜一點?”這是家居業的“超級航母”創始人坎普拉德的口頭禪。時至今日,已經成為宜家的經營理念:向中低收入階層提供“有意義的低價格”!
為了適應中國國情,近年來宜家不斷調整價格策略,其目的就在於希望宜家產品變成普通老百姓買得起的東西。那麼宜家的低價高質的秘籍是什麼呢?
原來,精明的宜家采取的降價策略是非常穩健的。為了避免出現“便宜沒有好貨”的尷尬局麵,宜家先進行精品、高檔的形象鋪墊,然後進行循序漸進的價格滑落,使顧客始終感覺其產品的價格不太高,又不讓顧客覺得是便宜貨,保持著“有價值的低價格”的策略點。漸漸地,宜家得到了追求高格調、工作節奏快、又不是很有錢的年輕人群的喜愛。並使自己的“中國版圖”迅速的一擴再擴。
要知道,在實施此策略之前,宜家曾被人稱為“隻有白領喜歡光顧的洋家居店”。居高不下的價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形象,讓宜家成為中國消費者心中的高端品牌:在別的家居店裏可以買到一張小型沙發的價錢,在宜家隻能買到一張很簡單的木凳子。於是令宜家尷尬的事情出現了:店內提供的鉛筆和米尺原本用來開列購物清單,現在卻成為複製宜家家具和樣板間風格的重要記錄工具。
說謊有理
美國一名心理學家稱,人是愛講大話的動物,而且比自己所意識到的講得更多,每人平均每日至少要說謊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