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龍附鳳之心大部分世人都有,誰不希望有個聲名顯赫的朋友:一個明星,或者隨便什麼大人物?如果能躋身於他們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榮耀,在別人眼裏也就身價大增了。
有位阿拉伯人名叫艾布杜,本來窮困潦倒,身無分文,就是使用了這種手段,廣求於天下,不但求來許多名人作朋友,還為自己求來了百萬家財。
其實,他致富的法寶說來簡單有趣。他的簽名簿裏貼有許多世界名人的照片,再模仿名人的親筆字,簽寫在照片底下,艾布杜便帶著這幾本簽名簿浪跡寰宇,登門造訪工商巨子和好名的富翁。
“我是因仰慕您而千裏迢迢從沙漠阿拉伯前來拜訪您的,請您貼一張玉照在這本(世界名人錄)上,再請您簽上大名,我們會加上簡介,等它出版後,我會立即寄贈一冊……”
又由於這些人有的是錢,又喜歡擺闊,一想到能跟世界名人排名在一起,便感到無限風光,這樣一來,他們就毫不吝惜付給艾布杜一筆為數可觀的金錢。
每本簽名簿的出版成本不過是一兩美元。而富人所給的報酬,卻往往超過上千美金。艾布杜整整花了6年的時間,旅行很多個國家,提供給他照片與簽名的共有2萬多人。給他的酬勞最多的2萬美元,最少的也有50美元,總計收入大約500萬美元。
清政府的官場中曆來靠後台,走後門,求人寫推薦信。軍機大臣左宗棠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他說:“一個人隻要有本事,自會有人用他。”左宗棠有個知己好友的兒子,名叫黃蘭階,在福建候補知縣多年也沒候到實缺。他見別人都有大官寫推薦信,想到父親生前與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來找左宗棠。左宗棠見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氣,但當黃蘭階一提出想讓他寫推薦信給福建總督時,登時就變了臉,幾句話就將黃蘭階打發走了。
黃蘭階又氣又恨,離開左相府,就閑踱到琉璃廠看書畫散心。忽然,他見到一個小店老板學寫左宗棠字體,十分逼真,心中一動,想出一條妙計。他讓店主寫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搖回福州。
這天,是參見總督的日子,黃蘭階手搖紙張扇,徑直走到總督堂上,總督見了很奇怪,問:“外麵很熱嗎?都立秋了,老兄還拿扇子搖個不停。”
黃蘭階把扇子一晃:“不瞞大帥說,外邊天氣並不太熱,隻是我這柄扇是我此次進京,左宗棠大人親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總督吃了一驚,心想:我以為這姓黃的沒有後台,所以候補幾年也沒任命他實缺,不想他卻有這麼個大後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見麵,他若恨我,隻消在皇上麵前說個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總督要過黃蘭階扇子仔細察看,確係左宗棠筆跡,一點不差。他將扇子還與黃蘭階,悶悶不樂地回到後堂,找到師爺商議此事,第二天就給黃蘭階掛牌任了知縣。
黃蘭階不幾年就升到四品道台。總督一次進京,見了左宗棠,討好地說:“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黃蘭階,如今在敝省當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來找我,我就對他說:‘隻要有本事,自有識貨人。’老兄就很識人才嘛!”
黃蘭階能夠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這個大貴人為背景,讓總督這個小貴人給他升了官,實在是棋高一著的鬼點子。當然,欺世盜名,瞞天過海,是應該遭受譴責的,清政府的官場腐敗也令人驚詫而痛恨。
隔幾輩的祖上也有光可借。
中國人習慣續家譜,重出身,愛攀名人之後也重名人之後。劉備明明是個編席賣履的小販,卻攀了個皇族之後,被尊為是皇叔,諸葛亮和關、張、趙、馬、黃等一批文武,就捧著這塊招牌,居然三分天下。
綜上所述,借光的辦法很多,光的來頭也千奇百怪。我們應當多用心挖掘。有些人、物、事、情,乍看起來與你八杆子打不著,可隻要動足腦筋,便會有文章可做。
說謊有理
無中生有,是說假話、造假象以誑騙對手以達到所設想的目的。在曆史上時有發生:魚腹中的帛巾;帝王頭頂上的王者之氣與夜間的飛龍夢;地底挖出的刻有天子名字的怪石等等,不絕於史記,卻又都是弄無成有。
無中生有之計,“無”是迷惑對手的假象,“有”則是假象掩蓋下的真實企圖,此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常常被采用,讓對手以假為真,出其不意地實現自己賺錢計謀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