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陳出新 2.唐密曼荼羅陳列
1994年以來,我國社會科學界和佛教界專家學者全麵破譯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1995年元月,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向世界公布了這一重大消息,海內外反映強烈。在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吳立民所長指導下,由北京市工藝美術研究所設計製作,法門寺博物館與陝西省黃金公司合作投資168萬元,建成法門寺唐密曼荼羅地宮。3月26日,陝西省副省長薑信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牟玲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周紹良等參加法門寺唐密曼荼羅地宮文化陳列開放典禮並剪彩。
法門寺唐密曼荼羅陳列室建築麵積700多平方米,包括模擬地宮和舍利供養曼荼羅兩部分。遊客踏入唐密曼荼羅地宮,在充滿佛教色彩的神秘氛圍中,一定會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法門寺唐密曼荼羅地宮文化陳列”的前言為:
大唐鹹通十五年(874),李唐王朝在完成最後一次迎奉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時,由於這枚舍利是佛教世界至高無上的聖物,唐懿宗、唐僖宗在惠果——智慧輪一係唐密大阿闍梨的指導下,以數千件絕代珍寶供奉,在法門寺地宮完成了佛教供養的最高結集——佛指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
梵語曼荼羅(manda1a),意譯為壇、壇場,義為輪圓具足,含蘊集精華、輻射光芒之意。即將密宗佛、菩薩等尊像集中造出,或將其種子、標識等以意象征,以備修行諸種法門時供奉。曼荼羅有大、法、三昧耶、羯摩四種,稱作“四曼相應”。壇有方形、圓形、長方形等多種。印度製作曼荼羅多用泥土築就,至惠果創始唐密,方有繪畫、雕刻之法,並製出金剛名號,集兩部曼荼羅之大成。據密宗經典記載,法身佛大日如來為十地以上菩薩講授《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在南天鐵塔內外分別傳出胎藏界(物質世界)和金剛界(精神世界)兩部大法,於7世紀分別為印度高僧善無畏和金剛智所傳承。善無畏、金剛智未在印度傳授,而率其弟子不空於唐開元年間先後來到中國長安結壇傳法並相互傳授,是謂“金善互授”,由始兩部大法互相交流。其後,善無畏和金剛智又將兩部大法傳於印度僧人不空和中國僧人一行。由是一人而傳承兩部大法,謂之“兩部一具”。
不空盡得兩部真諦而全傳於中國僧人惠果。一行原係天台學人,側重胎藏界,其《大日經疏》為胎藏界解釋《大日經》之根本論典,無不依為原典,稱為大疏,台密以他為創造台密的實際宗祖。特別是為代宗、德宗、順宗皇帝國師的惠果融會兩部大法,側重於金剛界,其創繪的金剛界曼荼羅與金剛密號等為金剛界理解《金剛頂經》之根本依據,其內涵多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了繼承印密而又有發展的唐密體係,推動佛教密宗中國化而成為唐密大法,他被東密公認為初祖。從青龍寺至大興善寺智慧輪的唐密一係,在空海、最澄回到日本創立東密、台密後,其間雖經唐武宗會昌法難,但一直傳承並發展著。特別是法門寺地宮以繪畫、雕塑結合儒家禮製結壇,供養佛指舍利,聚集為金、胎兩部曼荼羅,以輻射遍照,成為唐密的大千世界。這是佛教由小乘、大乘發展到密乘最高階段,聚集所有佛和菩薩,包含顯密全部教相(理論)、事相(實踐)的圓滿悉地無上成就。李唐王朝先後迎奉佛指舍利“結壇塔下”,就是希望在這個無上法界中護國佑民,弘法利生,為萬世開太平。十分可惜,當唐密大法由惠果、一行的日本弟子空海和最澄繼承創立日本東密和台密,發揚光大,迄今傳承不絕,而唐密及其後在中國發展到金、胎合曼的全新階段時,隨著法門寺地宮的封門,這座無比莊嚴輝煌、重重無盡的大千世界一千餘年不被人知。
1994年,我國社會科學界、佛學界終於完成了對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的全麵破譯。現已明確,整個地宮在封閉時被布置為唐密曼荼羅,地宮總體為佛指舍利供養大曼荼羅,佛指舍利為三昧耶曼荼羅,供奉佛指舍利的諸種法器、供養器及供養法為法曼荼羅,如法供養為羯摩曼荼羅,六大瑜珈、四曼不離,三密相應成就了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地宮一道五門四室,為增益護摩法之儀軌;香華燈塗,上供下施。地宮一道四室通徹全壇,體現金胎世界大日如來中道一實,四室四舍利表征四方四佛,建立兩部曼荼羅。以後室供奉第一枚“影骨”的八重寶函表現胎藏界本有平等——理界——前五大——色法——蓮花——因——東曼荼羅,故鏨刻胎藏界諸尊造像;以秘龕供奉佛祖“靈骨”的五重寶函表現金剛界修生差別——智界——識大——心法——月輪——果——西曼荼羅,鏨刻金剛界根本成身會45尊造像。地宮供養物同樣按密宗儀軌布置,供奉於地宮中室的捧真身菩薩則是金胎兩部大法、兩部曼荼羅之合體,為中國唐密所特有的金、胎合曼之造像。在整個地宮這個步步登高、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中,無住而住、有方有所、不生而生、如蓮如月、結壇有序,位置如法,次序井然,融會唐密兩部大法之精華,全麵表征了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宇宙萬事萬物的實相。完成這一曆史巨製的組織者和策劃者就是活躍於晚唐宣宗、懿宗、僖宗三朝,為皇帝國師的中國密教高僧智慧輪。同時,地宮內來自青龍寺、大興善寺的法物證實,包括日本僧人在內的唐密高僧都是兩部一具的大阿闍梨,共同參與法門寺地宮佛舍利供奉曼荼羅,地宮法器及供養物上就有大興善寺智慧輪,青龍寺義真、海雲之名,更進一步表明佛舍利供養確為唐密供施的最高法事。
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世界的發現,應視為法門寺曆史文化發掘的重要成果,其價值等同於1987年的地宮麵世,確為本世紀我國佛教和唐代考古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它的發現,使失傳千年之久的唐密文化打開了神秘的大門,展示了法門寺內道場佛舍利供養曼荼羅世界和唐密文化的真實內涵,填補了晚唐密宗史的空白,可以考證解釋日本東密、台密存疑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昭示了法門寺佛教祖庭和唐密最高法界的曆史位置,明確了唐密傳承、長安唐密三大寺的核心地位以及與日本東密、台密的相應關係,揭開了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