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30.紅塵滾滾過,清靜靠自為(1 / 1)

第六章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30.紅塵滾滾過,清靜靠自為

【原文】纏脫隻在自心,心了則屠肆糟廛,居然淨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竹,嗜好雖清,魔障終在。語雲:“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注釋】屠肆:殺牲賣肉的地方。糟廛:釀酒的地方。淨土:佛教語,指沒有塵世庸俗氣的清淨世界。魔障:佛教語,惡魔所設的障礙。

【大意】能否擺脫困擾全憑自我的意誌,心裏若是清靜,就算身處屠戶酒肆也如同清靜世界。反之,縱然有琴有鶴、有花有竹,嗜好盡管也清淡,而煩躁依然不去。佛說:“能擺脫誘惑,塵世就是真境;否則,僧人與俗人就沒有什麼區別。”的確如此。

在一般意義上說,形式上的寧靜有賴於物質條件和客觀環境,而實質上的寧靜則要依靠人的自我意誌。自我的內心不清淨,那無論如何也不會感到寧靜。

估計大家都沒有去當和尚老道的打算,但卻都有獲得心思寧靜的渴望。在物欲橫流、紅塵滾滾的當今世界,要想心思寧靜真的是很難。

我們不能指望外界給我們創造任何條件,“一琴一鶴、一花一竹”的好光景不是什麼人都能有的,我們隻能自我調節。而自我調節的唯一方法就是:正確地看待自己的欲望、正確地看待所處的社會環境。如果我們的欲望能夠處在現實社會允許的範圍之內,並且又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那麼,我們的煩惱就會少很多。煩惱少了,心思寧靜也就有了可靠的心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