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31.心著於靜,便是動根(1 / 1)

第六章胸襟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31.心著於靜,便是動根

【原文】喜寂厭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靜。不知意在無人,便成我相;心著於靜,便是動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視、動靜兩忘的境界?

【注釋】我相:與真我相對的我。動根:躁動之源。

【大意】喜歡安靜討厭喧囂的人,往往避開人群以求安靜。卻不知道想從心裏排斥別人的時候,自己就已經成了與自己對立的別人;心裏刻意去求安靜,這本身就是不安的根源。這樣怎麼能達到人我一體、動靜兩忘的境界呢?

有的時候,我們躲開人群想自己安靜一下,結果,環境安靜了,心裏反倒更亂了,千頭萬緒,理也理不清楚。最後沒辦法還是跑到迪廳裏,玩命地跳一把之後才算暫時安靜下來。

因此,刻意地追求安靜往往是不明智的,心裏的矛盾沒有理清楚,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安靜不了。如果強迫自己安靜,那就更加煩躁。

從根本上說,人總是在潛意識的支配下,頑固地忠於自己的欲望,在欲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心裏的躁動就無法避免。所以,要獲得真正的安寧,必須首先讓自己的心靈安靜。正如古人雲:“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讓自己淡泊一些,心靈自然也就寧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