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行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10.內方外圓,智趣有度
【原文】氣度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細而不可瑣屑,趣味要衝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注釋】氣度:氣概、度量;氣魄,風度。高曠:高遠,空曠;深遠,超逸。疏狂:散漫,矜傲。慎細:謹慎,細致。衝淡:衝和,淡泊。偏枯:單調,枯燥。操守:平素的品行。
【大意】人的氣度要深遠而超逸,但卻不要散漫、矜傲;心思要縝密周詳,但不要瑣屑、繁複;愛好與情趣要衝和、淡泊,但不能過於單調、枯燥;品行要嚴正、明朗,但不可偏激、剛烈。
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不能過分。氣度如此,用智如此,情趣如此,操守亦然。
明末有個堪稱英雄的大人物熊廷弼,有才有德,有膽有識,偉岸高峻。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為人正直但太過高傲,尋常官員他都不放在眼裏,對於魏忠賢等輩就更不在話下。結果,弄得朝野上下對他頗多微詞,總有本章彈劾他的缺失。第一次經略遼東,功勳未見,就被糾彈革職,回家種地。第二次起用後,他風範依舊,清高自持。就因為瞧不起領兵巡撫王化貞,而在戰略問題上放棄了力爭,結果王化貞兵敗。不久,被王化貞與魏忠賢合謀,栽罪於身,處死曝屍。縱使他有雄才大略,赤膽忠心,終究還是未能施展,至死也沒給明朝立下與其才能相當的功勞。
本來,他可以放下架子,與奸黨虛與委蛇,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然後為國出力,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但他卻一味清高孤傲,害己誤國。
氣度的把握上是這樣,在心思、趣味、操守的處理上也是如此。處理事務心思不可以不縝密,不縝密就意味著責任心的淡漠,但過於縝密就瑣屑了,往往會因為細節而忽略了整體。人不能沒有趣味,而且,人的趣味應該衝和淡泊,全為了怡情養性。不過,趣味太淡,甚至近乎於單調枯燥了也不好。趣味枯燥的人,情必枯燥,而情意枯燥的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是那種讓人覺得滋潤可愛的人。
至於操守之嚴明,是絕對應該提倡的。但你的操守,是你自己對自己品行要求,不幹別人的事。因此,不要表現得過分明顯。否則,即便你不去要求別人的言行來符合你的觀念,但也會給別人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這樣,大家就很容易在口頭上稱頌你的同時,而感情上卻在厭惡你,從而,你會在自己不知不覺中被人們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