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 2.承諾了就要做到(1 / 1)

第九章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 2.承諾了就要做到

承諾的力量是強大的。遵守並實現你的承諾會使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真正的幫助,會使你在孤獨的時候得到友情的溫暖,因為你恪守諾言,你的誠實可靠的形象推銷了你自己,你便會在生活中、生意上獲得雙贏。

一個人立身處世,信用很重要,這是人的名譽的根本,是魅力的深層所在。

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現在的生意場上,公司、企業做廣告做宣傳,樹立公司、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業的信用度。信用度高了,人們才會相信你,和你有來往,成交生意。不過,公司、企業的信用度得靠產品夠佳的質量、優良的服務態度來實現,而非幾句響亮的廣告詞,幾次優惠大酬賓便可做到。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人的信用,不是靠三寸不爛之舌便可“吹”得起來的,得看實實在在的行動。說得天花亂墜,而做起來又是另一套,隻會讓人更厭惡,更看不起,何談為人的信用?

獲得眾人的信任,鑄就自己的信譽,不論你采取何種方法,篤誠、守信及勤勞是最根本的要訣。

這並不是空話,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國外國內知名度很高的企業無不把信譽推到第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無不是守信用的楷模。

相反地,有些人隨隨便便地向別人開“空頭支票”,到頭來又不兌現,相信他們無論在哪一方麵都不會成功的。

馬來西亞文人朵拉,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答應不是做到》,作者在總結人們的應酬交際活動時,提出了人們在交往中的一種不誠實、不守言的現象。文章中寫道:

“很多時候,我們要求別人辦事,他們的反應是:‘好的,好的。’年輕的時候,我聽到朋友這樣回答,就非常放心,並且感動得很,因為有些朋友實在是才結交不久的。然而過不了多久,便發現自己的心放得太早了。當人們點著頭說‘好的,好的’時,他隻是口頭上說好,至於真的去實行,如果十個裏有一個,就是你的幸運了。”

文章中說,這類交際者“承諾時,態度看起來非常誠懇,日子走過,把說過的話當成風中的黃葉,刹時便無影無蹤”。

作者在寬慰和諒解朋友的同時自己也陷入這樣的誤區:自以為純純的我,究其實,是蠢蠢的我。在這個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年代,居然妄想朋友聽見你的要求,就拋下自己手上的事務不去處理而特別為不在他眼前的你去奔波。

時常用自己的心去度朋友之腹,結果得到的是自己的誤解。也用不著去埋怨被誰欺騙,欺騙自己的其實正是自己。

大家都說:“答應並不表示做到。”大家可以答應你任何事,但是沒有一次替你做,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全都被謊言磨得成了老滑頭。有些原本純樸敦厚的人,幾年間,變得世故圓滑。如果回到過去,可以說,從前的自己也認不得現在的我了。這種現象,是欺騙的畸形產物。

說到底,承諾是一種信譽,一種責任。我們全然忽視了它的重要意義。答應幫助別人做的一點小事,是沒有必要簽訂合同的。承諾的結果是應諾,履踐諾言。真正的應諾有時像美麗的童話,讓人感動得心靈震顫。

在與人相處中,恪守諾言既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恪守諾言呢?

恪守諾言要求人們對自己講的話承擔責任和義務,言必有信,一諾千金。許諾是十分鄭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不能隨便許諾,一旦許諾,則須認真兌現。一個人如果失信於人,就降低了自己的價值。如果在履行諾言的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致無法兌現,要向請托者如實說明情況並致歉意,這與言而無信是兩碼事。

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說真話,辦實事,做老實人,實事求是,講究實效,勤奮上進,任勞任怨;在人際關係上,光明磊落,坦誠相見,言行一致,表裏如一,知錯必改。

《荀子·大略》中說:“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國妖”者自有其處世哲學:或投機鑽營,或虛偽奸詐,或陰謀搞鬼,或賣國求榮,雖然得意一時,然而天理昭彰,終究遭到人們的鄙視、唾棄甚至遺臭萬年。

失信於人,不僅顯示其人格卑賤,品行不端,而且是一種隻顧眼前不顧將來,隻顧短暫不顧長遠的愚蠢行為,終將一事無成。

失信於人,大丈夫不為,智者不為。

恪守信用,是一種可敬可佩的美德,是個人良好形象的外現。人們以講究信用來表達對別人的尊敬,以良好的形象來表達對別人的讚美。

與人交往必須講信用,這是最起碼的生活準則,這也是最踏實的社交之道。在交際的過程中,要不嫉妒、不猜疑,小人之心不可取。要做一個胸懷開闊、光明磊落、心底無私的人。特別是一個文明的人絕不用嫉妒、猜疑去對待朋友和同事,而把一顆真誠友好的心奉獻給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