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取信 1.言而有信,做人講原則
做人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而“信”則是做人的根本。一個沒有“信”的人肯定做不好人,而一個做不好人的人,自然做不成事。
中國有句古語,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是說正人君子,要講信義,不能因任何原因而改變自己的諾言,隻有小人才不顧信義,言而無信。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做人言而有信,那麼做事就有一種人格的力量來擔保。
如果讓三尺牆不過是忍小利的話,那麼我們來看一件忍大利的事。在聞名世界的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裏,陳列著一塊數百公斤重的大石頭,看上去很普通,可是仔細看,會發現這塊石頭有一個缺口,順著缺口看進去,會發現裏麵是一塊閃光耀眼的紫水晶。關於這石頭,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本是扔在一個美國人院內的一塊廢石,因主人覺得它有礙觀瞻,讓人把它移走。在向車上搬運時,不小心把它掉到了地上,摔出了一個缺口,露出裏麵包著的紫水晶——價值連城的寶物。當主人得知真相後,很平靜地說:“這塊石頭,我本來就是要丟掉的。現在雖然發現它是寶物,想必是上蒼的旨意。我一言既出,絕不反悔。我決定不占為己有,而將它送給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來欣賞。”
這裏涉及到的是一個做人的原則問題。石頭主人說將石頭扔掉,不過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並不是信誓旦旦的諾言,當真也行不當真也可,但說話人卻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說過的話。
中國有句古語,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是說正人君子,要講信義,不能因任何原因而改變自己的諾言,隻有小人才不顧信義,言而無信。石頭的主人所說的“一言既出,絕不反悔”與中國的這句話的涵義是一致的,想必他是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所以很看重自己的形象,寧可失去寶物,而不使自己形象受損。寶物貴重,終可用金錢買到,而形象受損,萬金難贖。這是大義所在,隻有這樣才能求得生活坦然。
以前總有弄臣取悅皇上,說皇上是金口玉牙,而別人什麼都算不上,他們瞅你不順眼就說你長的是狗牙。這麼看來,他的牙口似乎比皇上還金貴,因為他能左右金牙玉口。但是,從另一個側麵考慮問題,這也有積極的意義。皇上因為牙口的金貴倒不能出爾反爾了,所以,說話之前他們就得多思,從而對語言的把握是謹小慎微的,這樣每一句話都有價值。因為客觀全麵的決定會收獲實實在在的結果,跟隨口答應大不一樣。
在這個意義上講,領導也該是“一諾千金”。什麼話說出來就不能咽回去,做人的信譽時刻不能丟。口若懸河未必能夠承擔大任,真正有能力的領導從來不說廢話,但是,一開口能切中要害。他們拒絕草率,力圖使任何一句話都具有對你而言的參考價值,這是一種很基本的領導素質,因為不這樣就無法構成部屬對你的信任,不信任會帶來很多連鎖反應,這種反應往往令人應接不暇。
所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普通人尚且如此,領導就更應該這樣了。特別是在作決策的時候,確定的事不能輕易更改。決策可以說是領導的核心要素,左右著企業長遠發展,“帥憑謀,將憑勇。”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裏,但是,這運籌如果不穩定,今天是一明天是二,你的部屬再有勇氣再有辦事的能力,怕也不知道勁往哪使,這隻能證明你的稟賦、經驗積累得不夠,這樣的領導當得就有點不夠格了。長此以往,部屬們就會對你產生不信任,繼而到其他單位就業,因為在這裏已經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其實,說話算數這點事連孩子都能細致地講給你聽,你為什麼總說那沒邊的話呢?你應該搞清楚這麼做的原因,跟虛榮心有沒有必然的聯係,這些問題都可能構成某種意義上的大敗局,絕不是你想得到的結果,遺憾的是,因為你的疏忽導致很多麻煩,簡單的事情也變得複雜起來。
世界上所有聞名於世的領導,無論他來自工業、農業生產一線還是機關的幹部,或是企業的總裁,他們都知道言語的金貴。君子說話是講究準確的,那些說話通篇狂妄之言的人素來為他們所鄙夷,人的信譽樹立起來難,砸倒是非常容易的。
有時候,你可能是說時無心,殊不知聽者有意,他們把你天南海北的話當作真事,繼而企盼憧憬。當失望的時候,那是雙重的痛苦,然後就是對你一萬個不信任。
還是鬱達夫說得好,語言是極為必要的,但是“言語的溝通靈魂,遠不如沉默來得徹底,沉默的嚴肅便是愛和死和生命的嚴肅。”誠哉斯言。
其實,言語的重要性直接和人的品性是一致的。人無信,則無以立。三十而立,既是生理年齡,也是社會心理上的年齡。
以身作則和言之有物同樣不能缺。你的行為將帶動與推動團體的力量,言之有物的“物”不能空洞且不確定。
既然每天生活中的時刻都是確定不疑的,那就十分有必要將行為和言語也具有時鍾的特性,如此,計劃就切實,收獲就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