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通過《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的意見》,強調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決定加強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間的合作與協商,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的作用。1990年3月9日至12日,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在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係的決定》。全會認為,黨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近年來,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滋長了官僚主義、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和消極腐敗等現象,嚴重地脫離了群眾。對此,全黨同誌必須保持高度警覺,堅持不懈地同這些現象進行鬥爭,盡一切努力恢複和發揚我黨密切聯係群眾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同年11月,中共中央批轉了中紀委提出的《關於加強黨風和廉政建設的意見》,要求各級黨組織嚴肅黨紀,認真查處違紀案件,勇於同腐敗現象作鬥爭。
在反對“和平演變”的同時,中國優秀的傳統思想文化和黨的優良傳統作風開始回歸。老子的《道德經》、孔子的《論語》、還有《幼學瓊林》等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在高校和社會上流行起來,並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與政治風波前西方思潮的泛濫形成鮮明的對比。1989年10月7日,來自世界五大洲2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位名流學者雲集北京,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討論孔子、儒家思想的曆史地位和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中國孔子基金會名譽會長穀牧在會上指出:“如果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采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就失去了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的基礎,也就根本談不上新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人民日報》1989年10月8日。】第二天,江澤民會見與會代表,要求教育我們後代很好地發揚民族優秀傳統。
自1987年以來,社會上又興起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毛澤東熱,到1989年下半年後更加發展。毛澤東在某些鄉村城鎮被當作神靈供奉,自然兼具眷戀之情和迷信色彩。有些人開始佩帶毛澤東像章,某些人的家裏、汽車上高懸毛澤東畫像,有關毛澤東的紀實作品廣為流行,大學的校園也出現了毛澤東著作學習小組。“尋找毛澤東”成為一種社會情結。對毛澤東人格魅力的敬佩,對公平歲月的追憶,對國情民情的關注,尤其是對現實中官僚主義、腐敗現象的不滿和對廉潔公正的期待,使人們對毛澤東傾注了更深更多的感情。1993年12月,毛澤東誕辰百年之際,全國各界各地廣泛舉行了隆重而熱烈的紀念活動。
隨著動亂的平息,全國到處大唱革命歌曲。領導與群眾同登舞台,教師和學生同場獻藝,老歌新唱風靡全國。學習少年英雄賴寧,學習白求恩、雷鋒、焦裕祿精神的活動也在全國普遍掀起。但是,在相當一部分人中又出現易經熱、氣功熱、算命熱,唱起《跟著感覺走》,反映了對政治的厭倦,對現實的逃避和對人生前途的擔憂。
三、反腐倡廉警鍾長鳴
80年代以來,與所謂的民主化和私有化潮流並存,國際上出現了反腐倡廉的潮流。瑞典、瑞士、英國、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澳大利亞、蘇聯、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烏幹達等國先後開展了反腐敗鬥爭。
1986年,前蘇共中央總書記勃日列涅夫的女兒和女婿因侵吞巨款,被法庭判刑。1987年,古巴前陸軍中將、共和國英雄奧喬亞因走私販賣海洛因,被處以極刑。1988年,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因貪汙受賄,被美國聯邦法院傳訊。同年,韓國總統全鬥煥因貪汙事發,被迫下野。1989年,日本裏庫路特賄賂醜聞,使竹下登首相及大批官員被迫辭職,等等。當腐敗像瘟疫一樣侵蝕人類健康的肌體時,人們也在研製、推廣防腐藥劑,以蕩滌汙濁,淨化空間。
1982、1985、1988年我國先後開展了三次“嚴打”鬥爭,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但總體說來懲治不嚴,力度不大,效果不很理想。腐敗現象在許多地方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蔓延擴大,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誘因之一。
腐敗是指國家公職人員思想行為的腐化、墮落、敗壞等變質犯罪現象。當時腐敗黑潮表現為以權謀私、貪汙受賄、公款消費、投機倒把、生活腐化等,其中主要是以權謀私、權錢交易。據民意調查,群眾最痛恨的是貪官汙吏,最關心的是懲治腐敗。
1989年5月31日,當動亂還在未平息的時候,鄧小平就分析認為:“這次出現這樣的亂子,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腐敗現象的滋生,使一部分群眾對黨和政府喪失了信心。”【《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頁。】當動亂平息,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組成之後,鄧小平又強調指出:“要整好我們的黨,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不懲治腐敗,特別是黨內的高層的腐敗現象,確實有失敗的危險。新的領導要首先抓這個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2頁。】。“要反對腐敗,搞廉潔政治”,成為動亂之後黨和人民的共同呼聲。
1989年8月一股股強勁的狂飆從天而降,反腐倡廉的風暴從此開始。7月29日,中央關於反腐倡廉的七條決定見諸報端,這就是7月27日至28日中央政治局通過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近期做幾件群眾關心的事的決定》。決定指出要進一步清理整頓公司;堅決製止高幹子女經商;取消對領導同誌少量食品的“特供”;嚴格按規定配車,嚴格禁止進口小轎車;嚴格禁止請客送禮;嚴格控製領導幹部出國;嚴肅認真地查處貪汙、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案件,特別要抓緊查處大案要案。並要求首先從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幹部做起。8月12日,中央七項廉政決定公布後15天,新華社電訊:中央領導人少量“特供”食品已經取消,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及國務委員的進口高級轎車更換為國產車。8月16日,國家審計署公布了從1988年10月下旬開始的為全國人民注目的五大公司審計結果。這五大公司是國務院下屬的中國康華發展總公司(1987年6月成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1979年10月開業)、光大實業公司(1983年成立)、中國工商經濟開發公司、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1988年3月成立)。五大公司及其52家子公司存在著嚴重的違法經營問題,被沒收非法所得、處以罰款和補交稅金共5133萬元。同時決定撤銷康華發展總公司和中國工商經濟開發公司,中國農村信托投資公司並入國家農業投資公司。違法違紀人員將移送監察部門或提請司法機關處理。8月26日,新華社電訊稱,中央領導人對配偶和子女在流通領域的公司任職、兼職進行了清理,全部退出所在公司。此後,眾多的高層次決定和行動陸續出台。中紀委組織25個調查組分赴各地調查和催辦案件;1989年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開始;國家審計署發出對金融機構審計的通知;田紀雲掛帥的全國清理整頓公司領導小組成立;全國工商部門全麵查處內部腐敗;國務院開征筵席稅嚴卡吃喝風等。9月22日,監察部公布了《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貪汙賄賂行政處分暫行規定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法製法規。
8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出通告,要求貪汙受賄、投機倒把等犯罪分子於10月31日前投案自首,否則依法嚴懲。8月19日,國家監察部也發出通告,要求有貪汙賄賂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在限期內主動交待問題。8月18日,廣東省人民檢察院設立了全國第一個反貪汙受賄工作局。8月2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置貪汙受賄檢察廳,成為專司有關舉報偵察立案辦案的常設機構。中央及各地舉報中心紛紛成立,舉報電話公之於眾。在兩院一部通告的威懾下,到10月31日,全國共有5.37多萬人坦白自首,涉及金額4.66多億元。到檢察機關投案自首的3.61多萬人中,貪汙受賄的占70%,犯罪數額在萬元以上的超過10%;黨員9363人,縣處級幹部724人,廳局級40人,副部級1人。到監察機關交待罪行的1.76多萬人中,萬元以上的也超過10%;縣處級幹部679人,廳局級幹部21人。
在中央反腐倡廉風暴的衝擊下,各地的違法犯罪分子紛紛落網。1989年5月,湖南省副省長楊彙泉因清理整頓公司不力,涉嫌官倒而被省人大罷免,成為中國第一罷免案,轟動海內外。8月,公安部通報了廣州市越秀區大南街公安派出所戶籍警張瑪雲,福建省南平地委政法委副書記、公安處長王德才,山東省臨沂市公安局戶政科科長宋梅英,福建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處幹部房一強等四起嚴重索賄受賄案及懲辦決定。9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先傳來交通廳廳長朱馬·沙比提因訪日期間索賄受賄被撤職,後又傳來自治區副主席托乎提·沙比爾因支持非法倒賣和受賄問題而落馬的消息。不久,海南省長梁湘因犯有嚴重的以權謀私、縱容妻兒非法倒賣等錯誤,被撤銷黨內外職務。此外,吉林省副省級法院院長王洪模非法辦學受懲,黑龍江姚誌武等4名50年黨齡的高幹因受賄入獄,西藏物價局局長徐玉貞以權謀私被革退,安徽省委秘書長洪清源因違法亂紀伏法,陝西省紀委主任魏明生赴宴受禮遭貶。9月以後,正是金秋收獲季節,也是廉政成果豐收之時。
1990年,反廉倡廉繼續取得新的成果。3月,監察部公布了上年5月青海可可西裏地區采金失控、金農遭災遇難事件的調查結果,格爾木市市長韓德祥、副市長兼公安局長楊文山因貪汙受賄被追究刑事責任,青海省省長宋瑞祥、副省長馬元彪負有重要責任,受到行政處分。6月,中紀委通報了以鐵道部副部長羅雲光為首的鐵道部運輸局和鄭州鐵路局貪汙行賄受賄案。該案涉及科級以上幹部48人,包括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徐俊、副局長賈霜、胡均樂、局長助理魏國範,鄭州鐵路局黨委書記劉德民、局長何誌钜、副局長潘克明等人,犯罪總金額為96萬多元,成為建國以來罕見的經濟大案。1991年4月,鐵道部另一名副部長張辛泰因收受賄賂,主動到最高檢察院坦白。11月,國家計委生產調度局副局長王秀英也因索賄受賄被撤職判刑。
198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貪汙賄賂案116763件,立案偵查58926件,約占受案數的50%。受案數和立案數分別比上年增加1.6倍和1.8倍。立案偵查萬元以上貪汙賄賂大案13057件,比上年的2943件增加了3.4倍;查處縣處級以上幹部875名,比上年的194名增加了3.5倍,內有司局級幹部70名(1988年8名),副省級、副部級各一名【《人民日報》1990年4月11日。】。1990年,全國共受理貪汙賄賂案94686件,立案偵查51373件。立案偵查的萬元以上大案11295件,其中縣處級以上幹部1188人,5萬元以上重大案件1113件,這兩項比上年略有增加【《人民日報》1991年4月13日、30日。】。
在嚴厲打擊貪汙賄賂投機倒把犯罪分子的同時,中央又全麵開展了掃黃工作。近幾年來,我國圖書出版事業發展很快。出版社由1978年的105家猛增至1990年的500餘家;各類刊物1978年僅有900餘種,1990年發展到5800餘種;圖書品種1978年為1.5萬種,1990年已高達7.9萬種【《人民日報》1991年4月13日、30日。】。圖書報刊及音像市場嚴重失控,不少非法的、反動的、有嚴重政治錯誤的,宣揚色情、暴力和封建迷信的出版物和音像製品泛濫成災。特別是一些淫穢、色情書刊汙染社會風氣,毒害青少年,為害甚烈,已到了非徹底清理不可的地步。
十三屆四中全會後,各地先後開展了整頓清理圖書報刊及音像市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1989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整頓清理書報刊及音像市場電話會議,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進一步動員起來,全麵徹底地整頓清理書報刊和音像市場,健康持久地開展掃黃工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四處巡督指揮下,全國宣傳、文化、工商、公安、出版部門聯合行動,使掃黃工作以建國以來從未有過的聲勢全麵鋪開。
在這次掃黃行動中,許多地方的黨政負責人親自動手,各地對所有書店書攤進行了1~2次全省(市、區)範圍的突擊性統一清理,並派工作組深入基層督促檢查。這次重點解決堵塞“黃源”問題。針對沿海地區一些城鎮大量走私和製作淫穢錄像、書刊,推銷到內地的情況,李瑞環親自南下指導廣東、福建、浙江、海南四省掃黃工作。福建省重點查處黃色錄像帶泛濫的石獅市,浙江重點查處製黃販黃的溫州地區,廣東省把堵截境外淫穢出版物作為重點,海南省則注意把掃黃與打擊社會醜惡現象結合起來。截至9月底,全國各地共收繳查封違禁書刊約3000多萬冊,錄音錄像帶40多萬盒,取締製黃販黃犯罪窩點300多個,依法查處犯罪分子1800餘人。
為配合正在深入開展的掃黃鬥爭,1989年11月13日,國務院召開電話會議,部署全國統一行動清除“六害”,堅決掃除賣淫嫖娼、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拐賣婦女兒童、私種吸食販運毒品、聚眾賭博和利用封建迷信騙財害人等社會醜惡現象。1990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禁毒的決定》和《關於懲治走私、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為打擊“六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198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分子11086人,批捕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犯罪分子1192人。1990年,全國法院共結審“六害”案件3864件,比上年上升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