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驢子為了得到那把綠茵茵的青草,便拚命地向前跑。可是,驢子無論怎麼努力,那把青草離驢子還是那個距離。
聽到這則寓言,人們肯定會笑驢子的愚蠢。其實,人有時也並不比那頭驢子更高明。人性有很多弱點,若被人利用,往往會自投羅網而不能自拔。
馬克·吐溫45歲那年,靠爬格子發了一點小財,並有了一定的名氣。一天,一個叫佩吉的老朋友來敲他的門。佩吉告訴馬克·吐溫:
“我在從事一項打字機的研究工作,眼看就要成功了。一旦產品投放場,金錢就會像河水一樣流來,現在我隻缺最後一筆實驗費,誰敢投資,將來他得到的好處肯定是難以數計。”
馬克·吐溫本來就想入非非,經對方一說,腦子裏幻想的火苗子下被煽得很旺,他爽快地拿出2000美元,投資研製打字機,有關研製的細節問題他從不過問。這樣1年過去了。佩吉又找到馬克·吐溫,熱地對他說:“打字機快研製成功了,隻需要最後一筆錢。”2年過去了,佩吉又來拜訪,仍是非常親熱地說:快成功了,隻需要最後一筆錢。3年、4年、5年……時間一晃就個7年頭了,這“快成功了”
的打字機還是沒有研究成功。馬克·吐溫屈指一算,先後2萬多美元在佩吉的百般殷勤和甜言蜜語中喪失,他再也無法容忍了,責問前來要款的老朋友,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成功!
佩吉又拍著馬克·吐溫的肩膀,搖動三寸不爛之舌,賭咒發誓,說什麼這回可“真正地”接近成功了,隻要馬克·吐溫投入“最後的”
3000美元,打字機保準能拿出來。原來一肚子氣的馬克·吐溫想了想,反2萬多美元都賭出去了,再花3000美元也算不了什麼。隻要打字機研製成功,幾萬美元就會成幾倍幾十倍地撈回來。
馬克·吐溫哪裏想到,這“真正的成功”卻被遙遙無期地拖了下去。他45歲開始投資研製打字機,60歲已是滿頭白發的老人了,打字機還是沒有研製成功,而被這個無底洞吞掉的金錢,已達15萬美元之巨,這些錢如果堆起來,恐怕能淹沒一個人。他決定不再當傻瓜了。但當佩吉出現在他眼前,用花言巧語向他勸說時,他大發橫財的欲望又被煽動起來。佩吉最後一次對馬克·吐溫說:“打字機已研究成功,機器沒有問題,隻要再調整一下就可以投放市場,如果你願意再拿出後一筆錢,當然要多點,那就……”“要多少?”“4萬。”“4萬就4萬。”
佩吉高興得跳起來,他心花怒放地對馬克·吐溫說:“我的好船長,好望角就在眼前,再堅持一下,就能看到它。”
好望角沒能在馬克·吐溫眼前出現,相反的是傳來了晴天霹靂般壞消息:其他競爭者已將打字機發明出來,並投入了工業生產。而馬克·吐溫投資的那個還在“調整”的打字機,即使能投放市場,也賺不錢,他用心血換來19萬美元付諸東流了。此時馬克·吐溫才清醒過來,他痛心疾首地說:“我全明白了,現在我承認自己是個大傻瓜。對佩吉,我若是用一個鋼夾子把他夾住,我就不許任何人放他,他就隻好戴著那隻夾子直到死了為止。”
從客觀原因上看,佩吉十分狡猾。他窺透了人性的弱點,所采取詐騙方式也獨特,每次均騙取為數不多的錢,所以一次又一次得逞。
主觀上看,馬克·吐溫對佩吉偏聽偏信,未進行鑒別,缺乏防人之心,對打字機的執著遠勝對佩吉人品的分析,所以接連上當。
在人際交往中,講究信譽,言而有信的謙謙君子大有人在;而道德敗壞、到處行騙的人也有不少。
商場上爾虞我詐,因此要特別小心,千萬不可誤入別人的圈套。
際交往從本質上講是互利互惠的,如果對方百般殷勤和甜言蜜語,把交際成功的前景說得如何對你有利,那就是你該注意的時候。往往成交後對方就會露“廬山真麵目”,所以不可以君子之腹度小人之心。
經商“先小人,後君子”,該問的東西要不厭其煩問個明白,細心觀察,反複比較,該辦的手續也一定要辦,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