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主動出擊創造並抓住機會(2 / 3)

好比已發明了飛機,而你仍覺得你所設計出來的輪船最快捷,結果呢?

你同期的對手已坐飛機環遊世界五次了,後來者更因發明了航天飛船飛上太空,而你仍舊呆在甲板上,望著螺旋槳激打起的浪花,自以為輪船航行快速並沾沾自喜。

作為一名商人,如果你不敢主動去尋找機會,而是被動地等待,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可以斷言,即便有機會也會被別人搶走。

不要被自己的猜測擊敗

俗話說:大膽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難行。

在“小心”的商人眼裏,世間到處都是艱難和險阻,人間處處都欺騙和陷阱,所以在機會麵前他們不敢變,怕是陷阱。而事實上,這通常隻是猜測的結果,心靈布滿陷阱,則眼前皆是陷阱。

“大膽”的商人往往是主動求變抓機會的人,越沒有鬼,越要走近前去,看看什麼是鬼。結果發現世上並沒有那麼多鬼,膽子自然就了。於是,他們永遠不乏成功的機會。

在一個充滿機遇的時代,機會不是問題,因為猜測放棄機會才是題。在機會來臨時,許多人擔心丟臉,擔心白費工夫,擔心蒙受損失,以至畏縮不前,白白錯失機會。他們認為暫時的安全是謹慎的結果,其實臆想的危險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當馬孔·福布斯決定推“美國400首富排行榜”時,遭到部下一致反對。首先表示異議的是總編麥可斯,他認為,要查清富翁們的真實收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他們一定不會願意公開自己的收入,因為他們害怕稅務人員找上門來,害怕引起綁匪或恐怖分子的覬覦。既然這一計劃不可能實現,何必為它浪費資源?

福布斯認為這隻是麥可斯的猜測之詞,在沒有嚐試之前,不宜下不可能的結論。他責成麥可斯立即著手策劃。既然老板堅持,麥可斯隻好勉為其難地接受了任務。但他還是認為這一計劃不可能實現,積極性不高,所以,他將這個差事扔給了一個名叫薩拉尼克的下屬。

薩拉尼克也不願做這件在他看來注定勞而無功的事。他率領一班編輯、記者,無精打采地幹了兩個月,眼看計劃實在進行不下去了,就寫了一份報告,交給馬孔·福布斯說:“我們已盡力試過,不成!”

馬孔大光其火,吼道:“我願意動用所有的人力來完成這項計劃,時間、金錢、人力我都在所不惜!”

薩拉尼克看到老板的決心,他這回拋棄所有疑慮,率領手下竭盡全力工作,終於搞出了第一份“美國400首富排行榜”,當它刊登在《福布斯》雜誌上後,引起全美國的轟動,當期雜誌銷售一空。而且,榜單刊出後,也沒有富翁因此引出稅務官司,更無人因此遭到綁架。

時至今日,“美國400首富排行榜”和《福布斯》一起,已蜚聲全世界。

在生活中,猜測給我們製造了無數錯覺。無論任何事情,原本隻一個結果,但無端的猜測卻幻化出種種不存在的結果,並在無形中增了我們的心理壓力。也就是說,我們經常為不存在的結果承擔了心理損失,甚至喪失機會。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是:行動。

克裏蒙·斯通是美國保險業巨子,16歲那年,他利用暑假推銷保險。作為一個心靈脆弱敏感的少年,他還不太習慣跟陌生人打交道。他站在一棟大樓前,踟躕不前。他一個勁地想:他們會不會笑話我?會不會粗魯地把我趕出來?……他在大街上站了半小時,隻是胡思亂想,沒有勇氣走進大樓裏去。

他知道,光是站在這裏,是賣不出保險的。於是,他一邊發抖,邊暗暗給自己鼓勁:“如果你做了,沒有損失,還可能大有收獲。那就下手去做,更重要的是,馬上就做!”

於是他強迫自己衝進一間辦公室,然後又衝進下一間,直到跑遍這棟大樓的所有辦公室。這次推銷,雖然業績不佳,但他找到了一個克服恐懼的辦法:立刻衝進下一間辦公室,就沒有時間猜測和害怕。

克服恐懼正是一個優秀推銷員必須通過的一道關卡,而斯通成功地越過了這一道難關。後來,他的推銷業績越來越好,20歲時,已保險業的頂級推銷員,曾創出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天賣出122份保險的紀錄。他開始訓練推銷員,並自創“聯合登記保險公司”,幾年後,手下已有5000多人,成為名聞全美的青年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