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 第一百四十四章 給詩歌找個家
李靜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三次拯救讓夫君多少有點醒悟,吳江水詩寫得少了,縱然寫一首,也寥寥幾行,如兔子的尾巴,長不了。天氣也幫忙,西伯利亞寒潮湊趣襲來,秋風蕭瑟,滿眼枯黃,也可以給夫君被詩歌炙烤得如太陽一樣的腦袋降降溫。吳江水飯量增加了,麵孔也越來越“人色盎然”。近幾日更主動下廚房,煲出了有日子不見的蜜棗豬肚湯。
臥室南牆上的兩框詩歌就暫且不動了,那是人家的代表作,命根子,由他去吧。仿佛運動員榮獲的金牌獎杯,總要做一個玻璃櫃放進去,一來展示炫耀,二來閑暇時可拿出來摸摸,做追今撫昔感歎人生的道具。要給人回憶的機會。落水狗已經落水了,命懸一線間,本著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由它花自漂流水自流,就不宜痛打了。
可是,那兩框吳江水式詩歌如心急中醫開的金石猛藥,李靜宜一夜要磕磕絆絆跑數次廁所,揮手一瞬間,便秘變成拉稀。幾晚下來,狂轟濫炸,泥石流似的,立刻麵如土色,身輕如氣球,腸子都青了,肛門都紫了,李靜宜原本青蛙一樣的肚腹塌陷成四川盆地,這如何受得了?進少出多,不得平衡,聽說泄肚拉稀也是可以死人的。
不行,要給詩歌找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便秘的時候,我會想到它。要給詩歌找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拉稀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看官,此段能哼唱出來,極妙。)
衛生間不就是吳江水兩框詩歌的家?那裏有脂粉的香氣,有下水道冒出的酸氣,有汙穢之物麵世的臭氣,可謂五味雜陳,倒暗合人生之滋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非常詩意。並且,衛生間坐北朝南,陽光充足,四四方方,聽開發商說,此地解放前是國民黨本市第二監獄之刑場所在,無數革命誌士魂歸之處,故風水極佳,多好的地兒。
翻破日曆,選一黃道吉日,見吳江水提籃奔超市買菜,李靜宜焚香沐浴,跪地磕頭,胸前劃十字,天靈靈地靈靈念完咒語,戴上白手套,將臥室南牆上的詩框國寶一樣移居衛生間北牆。一切搞畢,吳江水挎一籃青蔥小菜提一壺玉米胚芽油邁進門。
“家裏有油還買油幹什麼?”李靜宜問。
“你不知道,九龍超市做活動,原價八十多的玉米油現價六十多。超市搶起來了,我也拎了一桶。”吳江水喜滋滋地說。
“不是地溝油吧?”李靜宜驚叫起來。
“哪裏是地溝油,真正是搞活動,促銷,讓利於民。超市還限購,一人隻能購兩瓶。”吳江水心曰,你一個屁大的領導幹部,心裏隻裝著祖國的教育事業,哪裏知道市場物價?說起來,百姓很苦很可憐,明知道食用油是一生要吃的,哪裏一次性購得完?隻看眼前便宜,發動家族戰爭,一人勾了兩瓶,便宜個百十元,喜歡得如撿了金元寶。聽說前一陣市民瘋購食用鹽,不是按袋購,是按箱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