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 第九十章 楊永德(1 / 2)

45歲 第九十章 楊永德

有嚴肅認真、緊張活潑的某哲人--當然也兼“三角最難搞,開方不可少;人生有幾何,性命無代數。”的數學家--計算說,人的一生以七十年計,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隻有五十年,還一半他媽的睡過去了,再有吃飯三五年,走路三五年,蹲廁所三五年,中國人嘛國情所需,打麻將三五年,雜七雜八,一路狂減,真正有用的時間是--十年。可怕不,十年呐,那是真正自己的時間,可以用來幹事業的時間。有時拍腦袋想,這十年嘛一定是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這人生的黃金十年吧,耽誤了,又不能像文學小青年寫情書那樣重來,此生可就基本算白活。

楊永德楊老爺子的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這人生的黃金十年就耽誤了,不幸耽誤得還很嚴重。

原來,楊老爺子有很輝煌的家族背景,其父親在解放前是本市最大的資本家,童謠同學的“母廠”市棉紡廠的前身就是楊老爺子父親的主力工廠,家裏別墅轎車,奶媽傭人,簡直金粉世家。

楊老爺子那時喚為三公子,十幾歲的人兒,富二代,錦衣玉食,呼朋喚友,比現在的獨生子女還獨生子女,偷個雞啊,摸個狗啊,出事了一拍胸脯:“我爸爸是楊剛!”沒人不給他他爸爸楊剛麵子的。

一九四九年,解放了,楊老爺子父親楊剛還算有些覺悟,沒卷款跑海外,主動公私合了營,成為民族資本家。楊三公子背書包開始上學,畢竟書香基因有潛伏,一九六二年考取省財院,四年下來,不僅學業優秀,文藝、戲劇無一不精,風流倜儻,一表人才,為財院招蜂引蝶之風景,前途未可限量。一九六六年畢業,光榮地一頭撞上要命的文化大革命,出身定前途,身份分好壞,楊三公子的資本家成分翻了出來,大字報一貼,就仿佛在額頭上烙上一個“反革命”的印記,原本要分配到省財政廳的好事也瞬時泡了湯,不發畢業證,打成反革命,直接押送到僻遠的勞改農場去勞動改造。

楊三公子從天堂到地獄,速度超高鐵,心中感受,何堪用語言表述。

勞動改造就勞動改造吧,也不是我一人,財院的教授不是也來了幾名,誰叫自己的爹是資本家。可是,爹呀,你為啥要剝削工人階級啊,你為啥要做資本家啊,你為啥要死得那麼早啊,你為啥要把資本家的基因遺傳給我啊。

楊三公子這一勞動改造就是十年。

這十年中,楊三公子搬過山石,喂過豬雞,割過水稻,挖過紅薯,總之前半生沒嚐試過的體力農活全補了回來。中學時學物理學學過一個能量守恒定律,此能量轉化成彼能量,總量不變,實際上人生不也應該有一個苦甜守恒定律嗎?嚐了多少的甜必受多少的苦,總量不變。

這些還好受,至少是一大幫的地富反壞右份子聚在一起,歪瓜裂棗也罷,臭老九也罷,尚有人味可聞。難受的“工作”是冬天去看魚塘。曠野裏一口魚塘,十幾裏方圓沒有人煙,寒風瑟瑟,滿眼枯黃,魚塘邊搭一個草棚,破衣破褲的你就蹲在棚邊看著,日夜地看著,看有人偷魚嗎?哈,這森嚴的勞改農場哪有偷魚的人,是看一塘的魚啊。但,還有看你的人,你的身後數米處站著一名荷槍實彈紮武裝帶的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