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夕陽西下,散盡帝國餘輝 第五章 老太婆耍小女子脾氣(1 / 1)

第十五卷 夕陽西下,散盡帝國餘輝 第五章 老太婆耍小女子脾氣

常州陷落,伯顏元帥的中路大軍迅速挺進。右路元軍攻占臨安北麵的門戶要隘獨鬆關(今浙江安吉東南),左路元軍沿水路出長江口,很快逼近錢塘江,對南宋首都臨安形成三麵包圍夾擊局勢。

這期間,南宋小朝廷又重演了宋徽宗和宋欽宗朝的那幕鬧劇,戰,和,逃,降,莫衷一是,爭吵的一塌糊塗!

左相留夢炎撒丫子跑路,後來投降元朝。右相陳宜中拿不出好主意,但是卻堅決否決了張世傑、文天祥提出的以首都殘存的數萬守軍,與元軍決一死戰的建議,理由冠冕堂皇:王師務宜持重。

這時最好的選擇就是像當年趙構那樣,趕快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但是當家的謝道清太皇太後沒主見,她隻聽陳右相的,“持重”地坐以待斃,坐失良機。

陳丞相的潛台詞就是求和,甚至提出納幣稱侄,稱侄孫也行。還讓叛徒呂文煥給多美言,必有重謝。

但議和的前提是實力,如今南宋已成人家的囊中之物了,還有什麼和可議?

伯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數落道:當年你們祖先逼降吳越錢氏,攻取南唐李後主,我們如今不是這樣的情景嗎?

1276年正月,總算看清形勢的陳宜中請求謝太皇太後遷都躲避強敵。

但是謝太皇太後似乎吃了補鈣片,發誓要與首都共存亡。真是匪夷所思,該堅強時你懦弱,該撤退時你堅守。

陳宜中坐在地上放聲大哭,謝太皇太後被宰相的眼淚打動,答應遷都,並安排下人收拾東西。

但是直到太陽西下,陳宜中也沒來進宮,保護皇室男女老少逃命。因為陳丞相的意思是第二天清晨出發,但是因慌張而沒講清楚。

謝太皇太後大發雷霆,痛斥群臣都在欺騙她!把身上的珠寶首飾摔了一地,把自己關今屋子裏,不管誰叫都不開門。

寶貴的時間就在老太太耍小孩子脾氣過程中,悄然流逝。文天祥和張世傑來兩大忠臣多次建議把三宮(謝太皇太後、全太後、小皇帝)送到安全的海上,然後憑借堅固城池,與元軍血戰到底。但是陳宜中再次否決這合理化建議,而是給老太太出了個主意:投降。

固執的老太太聽從了,屈服了。正月初八,謝太皇太後派人把傳國玉璽和降表送到伯顏的大營。

在押送謝太皇太後出宮時候出現精彩一幕:老太婆賴在床上,死活不起來,要做釘子戶。不能領導南宋軍民堅守國土,如今自己能堅守的隻有身下這張床了。

這點伎倆難不倒蒙古漢子們,他們把老太婆連人帶床抬起來,上路吧您呐。

老太太耍小女孩脾氣的代價很昂貴:

小皇帝被逼出家當和尚,先在蒙古高原慘淡度日,很快被遷往吐蕃,在雪域高原研究佛學。後來因為寫詩懷念故土遭到元朝君臣猜忌,被賜死。這點和李煜的遭遇何其相似,曆史就是永遠相似。

全太後被逼迫出家為尼,青燈黃卷度日。

謝太皇太後被挾持到蒙古高原,7年後,一命歸西。

當年陳橋驛裏時,趙氏欺人家寡婦與孤兒;誰知三百餘年後,趙氏的寡婦孤兒亦被欺。

循回往複,報應不爽。曆史的吊詭,誰能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