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曾經說過,那個船家佬前輩在解放前就去世了。他的後代參加了古城縣水運合作社,後來古城縣水運合作社又改名為古城縣水運公司。“他們每年拜山(掃墓)時都有人回來的,隻是你們不認識他們,所以不知道他們的事情。”
李帶娣已經十一歲了,在跳屋和唱歌的時候,慢慢地有點想阿嬤了。阿嬤經常跟她們講好聽的故事,唱好聽的歌謠,母親卻什麼都不會。
姐姐們在快樂地跳屋、歌唱的時候,正在廳屋簸箕上睡覺的李官勝似乎感覺到了,他手腳亂動,顯然是醒了。
江秀蓮就坐在他旁邊,正在給李顯富補衣服。她看見李官勝動了,就趕緊放下手頭上的針線和舊衣服,把他抱到懷裏,翻看他的包裙,見他沒有屙濕,就噓他屙尿。這時,放在李官勝身上的利市掉到地麵上。
她把他放回簸箕上躺著,然後撿起利市,利索地把利市打開來看,沒想到被嚇了一跳,忍不住就喊了起來。
李顯富和李帶娣姐妹三個突然就聽到了她的驚叫:“你大叔,快過來看啊!”
江秀蓮口中的“你大叔”,指的是李顯富。“大叔”是李帶娣、李木婷、李水婕和李官勝對父親的稱謂。
按照古城縣良田鄉的農村風俗,農村人命賤,雖然做了父母,但擔心自己的命不夠好,不足以庇佑兒女健康成長,因此不敢以“爸爸”、“媽媽”甚至“爺”、“娘”自居,不允許兒女稱呼他們為“爸爸”、“媽媽”或者“爺”、“娘”,怕他們養不活。因此,長期以來,村裏的孩子都把父親當成叔爺叫,按排行叫他“大(阿)叔”、“二叔”、“三叔”;把母親當成嬸娘叫,按父親的排行叫她“大(阿)嬸”、“二嬸”、“三嬸”。孫輩稱呼祖父為“阿公”,稱呼祖母為“阿嬤”。侄兒、侄女稱伯父為“爺”,稱伯母為“娘”,如大伯父、大伯母就是阿爺、阿娘,二伯父、二伯母就是二爺、二娘。
由於李顯富排行老大,所以他的兒女們就稱他為“大叔”了。江秀蓮自從生下李帶娣後,就開始叫李顯富做“你大叔”,相應地,李顯富則稱她為“你大嬸”。
外來人不知底細,不明白當地的孩子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父母叫成叔爺、嬸娘,他們聽到孩子們叫“大叔”、“二叔”、“三叔”和“大嬸”、“二嬸”、“三嬸”時,完全搞不清楚孩子們是在叫自己的父母還是在叫自己的叔爺、嬸娘。
李顯富聽見江秀蓮的驚叫,一邊走過去一邊不耐煩地埋怨說:“又有什麼值得你大驚小怪的事情?難道是計生隊又來捉人了?現在兒子都生出來了,捉就捉吧。你不用怕,到時候我去閹就得了,不要你去!看把你嚇成這樣,大喊大叫的。不要嚇著阿奀兒,他還那麼小。”
江秀蓮本來想叫他快點過來看看這隻大大的利市,一隻她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大利市,她從來沒有一次見到過和擁有過這麼大的一筆錢。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地生下一個健康的兒子、一個健康的傳承人,李顯富竟然還敢用這種蔑視的口氣跟自己說話。她極不耐煩地回答道:“你自己過來看看不就知道了!”
聽到母親的驚叫,李帶娣和兩個妹妹屋也不跳了,歌也不唱了,乖巧地跑到母親身邊,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多年躲避計生隊的經驗,她們已經訓練有素了,一聽見父母不同尋常的叫喊聲,就能快速作出反應。
結果,他們一家六口共同見到了一個大利市和一筆讓他們目瞪口呆的巨款。除了李官勝依舊眯著眼睛睡覺外,其他五個都張大了嘴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
阿矇認契兒封給李官勝的利市竟然有101元之多!阿矇契爺竟然封了101元!十張10元一張的大團結,加上一張1元的紙幣,總共是101元!
當時,吃喜酒封一個十元八元的利市已經是非常非常大的了。眾所周知,契爺、契娘給契兒的利市都是象征性的,甚至封1分紙都可以,隻要不是空的就可以了,因為這個利市隻是為了圖一個吉利。因此,見到阿矇契爺給的巨款,江秀蓮能不驚訝嗎?李顯富能不驚訝嗎?李帶娣、李木婷、李水婕能不驚訝嗎?
本來,得到那半包米已經令李顯富、江秀蓮喜出望外了。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阿矇給的認契兒的利市竟然是這樣驚人的大!他們初時看見利市有些厚,還以為是阿矇收到的香資和酬謝中一分紙兩分紙太多,就多封一些湊成吉祥數字,圖個吉利。因此,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利市裏竟然包了101元之多。滿百之外另加1元,阿矇顯然是想通過這個吉祥數字祝願他的契兒李官勝將來必有出頭之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