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命之鏈(二) 定花根(3 / 3)

待阿矇在廚房裏出聲詢問,李顯富答應後才跨進大門,穿過廊首和天井,來到阿矇的香案前。

他客氣地向阿矇打招呼:“福慧先生好精神呀!吃粥了嗎?我又來麻煩先生了。”

李顯富不止一次地照顧過阿矇的生意,當然也是他有求於阿矇。

阿矇的聽力極好,雖然來算命的人很多,但他一聽就知道是李顯富這個老主顧來了。

他熱情地請李顯富在他對麵的凳子上坐下,用他那嘶啞的聲音慢慢地說:“顯富大哥次次都這麼客氣。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是你來幫襯我的生意,我感謝你都來不及,怎麼說得上麻煩不麻煩的?”

李顯富的年紀比阿矇大,兩人雖然不同村不同姓,但同屬水竹社,論起輩份來,正好是同輩,所以阿矇就得叫李顯富一聲“大哥”了。

李顯富仍然客氣地說:“麻煩先生了,真是麻煩先生了。”

阿矇又說:“你吃粥了嗎?吃粥先。飯雖沒有,粥還是有的,還有早上煮好的頭菜,不會讓你吃鹽送白粥的。”

各位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是李顯富光顧了阿矇的生意,阿矇才客氣地請他吃粥。事實並非如此。

在古城縣良田鄉農村,人們都很熱情並且講究禮數,即使是熟人從家門口經過,人們都會客氣地請熟人進屋吃粥,即使自己家人挨餓,也不會失了禮數。同時,由於農民的生活一貫比較簡樸,一般人家裏都沒有條件也沒有習慣準備開水甚至茶水之類的東西招待人客(客人)。他們白天都吃粥,一般由家庭主婦在早晨起床後先煮好一鍋粥,足夠一家人吃一個白天,糧食夠吃的家庭晚上才有飯吃,一般人家晚上依然還是吃粥。後來,附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實行,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了,家家戶戶晚上才有飯吃,但時至今日,大多數農戶白天依然是吃粥。所以左鄰右舍見麵,第一句話總是說:“吃粥了嗎?吃粥先。”因此,但凡有人客上門,主人家第一件事就是請人客吃粥,從人客一進門就請人客吃粥。如果人客不急著走,主人家一般先請人客吃一餐粥,然後才張羅著煮飯煮菜。口袋裏有錢的人家趕緊派人到良田圩甚至古城街買斤把豬肉或者一條魚、幾個豆腐餅,客氣地說請人客吃一碗“青菜飯”(指粗茶淡飯)。人客問題慚愧地說:“你們不用客氣的。我一來,就累你們破費了。其實完全用不著去買菜的,家裏有什麼吃什麼就得了。”沒有錢買魚買肉的主人家,隻好到自留地裏摘一籃青菜,心裏帶著萬分的歉意,請人客吃真正的青菜飯。所以,即使是坐到了飯桌上,主人家還要不停地解釋和道歉,人客自然答複說:“有什麼就吃什麼最好,再去圩去街買菜太麻煩。親戚上頭,有什麼好計較的?”

李顯富趕緊回答說:“不用了,我剛在家裏吃過粥才過來的。就幾步路遠,現在肚子不餓,口也不渴。多謝多謝。”

“真的吃過了?”阿矇聽見李顯富這麼說,又說:“我平日裏都準備有粥的,在我這裏千萬不要客氣,客氣了挨餓的是你自己。”然後話題一轉,慢悠悠地問:“不知顯富大哥又有什麼好事情呢?”

見阿矇詢問,李顯富就開門見山地說明來意。

阿矇另外點起一對紅蠟燭和三枝線香,又對著燃燒著的蠟燭和線香默默地祈求神靈給予他無上的靈感。接著,他捏(讀音與英文中的nu相近)著手指,口中喃喃有詞,不時地搖頭晃腦。

每個仙公兒、仙婆兒算命,一般都使用這個程序,用當地土話來說,這就叫做“捏”。

李顯富的心也跟著阿矇的搖晃一上一下的,忐忑不安。

“不對,不對呀。這個孩子應該是女命,不是男命。顯富大哥,他真的是男孩嗎?有沒有看錯?”

“先生,確實是男孩!”

李顯富心裏有些不高興,想道:“福慧先生也真是的,我連續生了三個女兒是不假,難道就生不出兒子來了?”又想:“如果這胎不是兒子,三嬸就死不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