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和社公享用的祭品中有肉有酒就可以了,而且肉類煮熟就行,並不需要切好。家神和祖先享用的祭品卻與人們平時食用的食品一樣,不但要煮熟,還要切好,而且至少還要有米飯,如果加上糖餅、水果就更好了。
李顯富把瓦盆拿到廚房,把雞頭、雞腳斬下來,放在鑊頭裏,加了很多的薑、酒和一大瓢水,煮成雞酒,然後白切了雞肉,又煮了一鑊豬肉炒絲瓜,並煮好其他菜肴。
然後,他就祭拜家神。他先擺好祭品。祭品的擺放順序與祭拜天神基本一樣,從裏麵起,依次是三雙箸、三個調羹、一碗雞酒、三碗米飯、一碟白斬雞和一碟豬肉炒絲瓜。在李帶娣的幫助下,他把八仙桌挪到廳屋靠中公一側的中間。然後,他裝好蠟燭和線香向天井方向跪拜。拜過了家神,他和李帶娣姐妹三人一起把八仙桌和長凳調個方向,對著中公方向祭拜祖先。
每一次祭拜,李顯富都重複著祭拜天神時的程序,他虔誠而充滿希望。在李顯富拜公拜神的時候,李帶娣姐妹三個就在旁邊跑來跑去,按照父親的吩咐做這做那。
依次祭拜過天神、社公、家神、祖先之後,李顯富就到同宗的幾個長輩和接生婆四嬸兒家裏,恭恭敬敬地請他們到家裏來吃三朝酒。因為事先已經請過,這次再請,他們很快就來到了。
廳屋裏的八仙桌旁邊已經加了三條長凳,李顯富請他們在長凳上坐下,陪他們吃三朝酒。
這幾個男女長輩和四嬸兒嘴都說著恭喜的話,什麼祖先終於開眼,李顯富終於得了這個男丁,日後必定可以開枝散葉,福壽綿長。其實同宗的幾個長輩誰都沒有見過這個新生嬰兒。
按照古城縣良田鄉農村習俗,新生嬰兒出月之前,還沒有剃過頭,是不能抱到母親房間以外的地方的。因此,即使是自己家的男性長輩,也是不可以進入女兒或者新婦的房門的。
李帶娣、李水婕、李木婷是不能上桌的,她們就在廳屋外麵,等待父親招呼她們給長輩們和四嬸兒裝飯或者遞點其他什麼東西。她們看見長輩們和四嬸兒在父親和二叔、二嬸的陪同下大口地喝酒大口地吃菜,聽見他們假惺惺地說幹嘛這麼客氣這麼破費,心裏很不高興。
李帶娣悄悄地對兩個妹妹說:“哼,如果不這樣招待他們,甚至用平時家裏人吃飯用的小矮桌和小木凳而不是八仙桌和長凳招待他們,不知他們在背後要說什麼呢。四嬸兒還有一份功勞,其他的人也好意思來吃飯。”
在她們幼小的心靈裏,隻願那隻閹雞和那掛豬肉全部都給母親一個人吃。
然而,她們的母親能夠吃到的雞肉和豬肉並不多,姐妹三個根本就沒有份。至於容金英,她本來應該坐到八仙桌旁的主人位置的,但由於她臥病在床,隻好由李顯富代替了。李帶娣把父親裝好的幾調羹雞酒和半碗米飯、幾塊雞胸脯肉送到床邊給她,要喂給她吃,可她拒絕進食,什麼都沒有吃。
在李官勝出世後的第四天,硬撐著的容金英終於無牽無掛地離開了人世,她覺得自己死得瞑目了。
由於容金英在李官勝出世後幾天就去世,村裏的人包括李顯富等在內的人都認為,是李官勝的命太硬,克死了他的阿嬤。反過來,如果死的是李官勝,人們也會認為是容金英命硬克死了他。不過,大家都認為,這是命中注定的,誰也怨不了誰,各安天命。但如果是李官勝被容金英克死了,人們未免覺得更加可惜。
由於要操辦容金英的喪事,李顯富直到李官勝廿四朝那天,才按照當地的農村習俗,找仙公兒阿矇為他定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