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阿嬤為了多要一個孫子,他的父母為了能有個兒子,燒香拜佛從不間斷。特別是他的阿嬤,不是初一、十五而是每天早晚兩次給天神、社公、家神、祖先裝香,逢年過節和其他的節氣間應做的祭祀從來都不會忘記。沒有錢買魚買肉買酒,她就煮幾樣青菜,舀一碗水缸水作酒,也要祭拜,即使是在破“四舊”時期,破除迷信工作抓得最嚴時也從來不間斷。就算祭品被專門破“四舊”的工作人員潑掉後,阿嬤又另外準備一份,趁著三更半夜偷偷地祭拜,風雨不改。但凡聽說哪裏的仙公兒、仙婆兒靈驗,阿嬤就往哪裏求仙問米。
也許是他們的虔誠感動了各路神靈,江秀蓮生到第五胎,終於生下了李官勝。
江秀蓮生李官勝時,由於出血太多,身體一直沒有恢複,雖然沒有被計生隊捉去結紮,但從此以後就沒有再生養。李顯富沒有更多的錢給她買營養品補身體,她營養不足是不可避免的。自從生下李官勝後,江秀蓮的身體一直就不大好。由於他的出生直接損害了母親的身體健康並導致阿嬤的去世,這兩件事一直都是李官勝心裏的隱痛。
無論如何,他的出生,對他家來說是一件具有重要意義的事情。
按照當地的風俗,即使再困難,家長也要為新生嬰兒做三朝和出月(滿月),經濟條件好的家庭,還要為新生嬰兒做七朝、十二朝、廿四朝。
李官勝三朝那天中午,李顯富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他要準備李官勝的三朝酒。
他先到李顯貴家,把藏在那裏才沒有被計生隊發現沒收的那隻大閹雞捉回家。像他家的那種條件,劏一隻大閹雞不僅僅是為了飽口福和增加營養那麼簡單,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它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一是用來酬謝神靈,二是感謝祖先,三是孝敬同宗長輩。至於其他,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家庭祭祀程序是先祭拜天神和社公,再祭拜家神和祖先。
李顯富把大閹雞劏了,連頭帶腳,加上清理好的雞內髒和雞紅,還有一掛帶皮的豬肉,一起放在鍋裏煮熟,然後撈出來裝在瓦盆裏,閹雞擺在下麵,雞頭挺立,雞背上搭著豬肉,豬肉上再搭著雞內髒和雞紅。
他先祭拜天神。他在廳屋(客廳)靠近門檻的地方擺好一張八仙桌,在靠近門檻一側的桌邊擺上一條長凳,把瓦盆放到八仙桌上,在瓦盆的右邊放一把薄菜刀。他又在一個碗裏倒上小半碗米雙酒,把酒碗放在瓦盆前麵,找出三個調羹,每個調羹都從酒碗裏象征性地舀一點酒,然後並排擺放在酒碗的前麵,再在調羹前麵擺放三雙筷箸。把這些祭品擺放停當後,他用火柴點燃了一對(兩支)紅蠟燭,滴了兩點蠟油在筷箸前麵的八仙桌,趁熱把蠟燭放上去。他數好線香,在蠟燭上點燃了。他先在蠟燭中間的八仙桌裂縫裏插上一簇線香,又在中公壁(廳屋裏麵的那幅牆壁)下並排裝上三簇線香,然後在大門口、廳屋門口、天井、廚房這四個地方分別裝上一簇線香,每簇線香有三枝。之後,他在長凳對麵八仙桌的另一邊,麵向天井,雙膝跪下,雙手合十,向天井方向的天空拜了三拜,奠一調羹酒,又用調羹從酒碗裏象征性地舀一點酒,擺好調羹,象征性地挪挪酒碗、調羹、瓦盆,表示加酒、加菜和勸酒勸菜,再跪下拜了三拜,又奠了一調羹酒。他的嘴裏喃喃不停地表示感激之情和祈求保佑之意,然後再跪拜,放了一練炮仗,又跪著燒了紙錢。蠟燭燒得差不多了,他站起身來,把八仙桌上的蠟燭根和線香腳拿到中公壁下放好插好,又把八仙桌上的把三個調羹收到酒碗裏,把三雙箸也收攏在一起,祭拜天神的儀式才算完成。
接著,他要到村頭去祭拜社公。他把八仙桌上的祭品裝到托手上,雙手捧起托手,來到社公木下。他點蠟燭、裝線香、跪拜、奠酒、放炮仗、燒紙錢,在跪拜、奠酒、燒紙錢的同時嘴裏不停地表示感激和祈求,程序與祭拜天神時一樣。他虔誠地祭拜了社公之後,又雙手把托手捧回家,放到八仙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