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命之鏈(二) 定花根(1 / 3)

第五章生命之鏈(二) 定花根

在古城縣良田鄉農村,也許是人們覺得孩子的出生就像花草樹木開花結果一樣吧,孩子出生叫做“開花”,生男孩叫做“開白花”,生女孩叫做“開紅花”,找仙公兒、仙婆兒求子嗣叫做“問花”,而為新生嬰兒的第一次算命就叫做“定花根”。

一般來說,家裏增添了人口,無論是白花也好,紅花也好,都是一件喜慶的事。因此,一般家長都喜歡找健康的仙公兒、仙婆兒為自己家的白花、紅花定花根。但由於容金英生前十分相信仙公兒阿矇,找阿矇算命是她的保留節目,所以李顯富也找阿矇為李官勝定花根。

阿矇的大名叫胡福慧,是隔壁的竹梢村人。據說他在出生後不久就發了一次高燒。由於父母忙於生計照顧不周,加上缺醫少藥,他的兩隻眼睛被燒壞了,他從小就看不見東西。眼睛看不見或者看不清楚東西,用當地土話來說就叫做“眼矇”,於是就有人給他起了個花名(外號)叫做“阿矇”。人們因為他身體上的缺陷而很容易就記住了他的花名,他的大名反而很少有人記得。人們在背後都習慣叫他做阿矇,有人當麵叫他阿矇,他也不會生氣,仍然是笑嘻嘻的。不過,人們求他算命時,都會當麵尊稱他一聲“福慧先生”、“先生”或“福慧二哥”、“二哥”、“阿二”等等。

那時候的古城縣良田鄉農村,人們都是聚族而居,同一條村裏出生的人都同姓,而且有著較近的血緣關係,拜同一座老祖墳。由於人口稠密,屋地有限,他們就不得不充分利用屋地,屋地上除了房屋就是通道,沒有圍牆,更沒有院子和果園。當時他們的房屋都是排列有序的,整齊美觀。根據地塊的長短,一排房屋中,長的有十幾二十座,短的也有五六座,而且全村都是同一個朝向。同一排房屋中,下麵一座屋的屋頂比上麵一座屋的屋頂低兩尺左右。兩排房屋之間是一條一丈左右寬的大巷,大巷兩邊的兩座房屋基本對齊。座與座之間隻留下兩個瓦簷滴水的寬度,一個大人挑著兩隻穀籮可以勉強橫著穿過,如果挑著兩隻葉籮就無法通過了。不論是磚瓦屋還是泥瓦屋,所有的房屋是長方型的,每排屋頂兩邊也是一個長方型的斜坡,這比後來新建的那些平直屋頂要好看得多。為了安全,每座房屋的窗戶都開得很小。不過這樣的房屋結構,即使屋外陽光燦爛,屋內依然是昏暗不明。

阿矇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他的父母辛苦一輩子,直到兒子們長大成人之後,才合力建成一座三井頭的石頭泥磚瓦屋。這座三井頭,包括一間廳屋、廳屋的左邊和右邊與廳屋並排的兩個房間、一間廊首(與進大門的房間相連)和一間廚房(與另一個房間相連),正對著廳屋並與廊首、廚房並排的是一個天井,天井外側的一壁牆把廊首和廚房連接起來。天井的主要功能是放置水缸和排放雨水、汙水,以及采光,同時還兼著洗澡房的功能。這座房屋的磚柱是用青磚砌的,牆腳和地麵上三尺高的牆壁用石頭石灰漿壘成,上麵的牆壁砌的是泥磚,屋頂上架上橫條木和瓦格木,上麵蓋的是瓦片。

在當時的古城縣良田鄉農村,一個家庭擁有這樣的一座三井頭,可以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阿矇的哥哥胡福佐、弟弟胡福佑先後結婚,並已生兒育女,他們各占了一個房間。他的父母在世時就請同公的長輩主持分家,考慮到阿矇眼睛不便,估計他這輩子結婚無望,而福佑的大兒子是長孫,經大家協商,就把一個房間和與這個房間相連的廚房分給福佐,把另一個房間和與這個房間相連的廊首分給福佑,阿矇隻分得一間廳屋,天井由三家共用。廳屋雖然是阿矇的,但福佐、福佑家在過年過節和有紅白喜事時可以在廳屋舉行祭祀儀式。

他的父母臨死前仍然放不下阿矇這個殘疾兒子,要福佐、福佑在主持分家的5個長輩麵前保證,他們和他們的兒子會照顧阿矇的生老病死,並且等到福佐、福佑的兒子們長大結婚後,任由福慧從中挑選一房過繼做他的兒子。在他們閉眼之前,他們又分別叫來兒孫們重申一次,他們對阿矇的未來實在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