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速之客(一) 分享房改的成果(2 / 2)

趙詩華和南山得到了這套房屋的所有權,喻大海則以無房戶的身份又一次參加了白雲市計委的福利分房,他們可謂是各得其所。

不過,這套72平方米的大板房,當時的成本價總價為45000多元,扣除兩人的工齡折扣後,喻大海與趙詩華僅以26000多元的房改房價格就把它買下來。由於這套房改房位於白雲市的商業中心,緊靠建設大道,地段極好,在目前的市麵上至少也能值35萬元。為此,趙詩華滿意地認為,自己已經分享到國家房改政策的成果了。

有鑒於此,趙詩華一直希望南山將來畢業後能進國家機關工作,做國家公務員,享受由國家財政做保障的工資福利和退休工資等待遇,以及直接運用社會公共權力和資源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而帶來的非同一般的職業聲望和社會地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中國,誰不知道參加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據白雲晚報報道說,目前以考國家公務員為目標的人被戲稱為“考碗族”,而考上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被稱為“金飯碗”,考上省級國家機關公務員是“銀飯碗”,考上市級國家機關公務員是“銅飯碗”,就連考上鄉鎮一級機關公務員,也算是“鐵飯碗”。

不過,在趙詩華看來,不論是“金飯碗”、“銀飯碗”,還是“銅飯碗”、“鐵飯碗”,都是有各級財政保障的“財政飯碗”。

對於媽媽的期望,南山表示他會做慎重考慮的,到時候再與媽媽商量。

南山之所以沒有馬上答應媽媽,是因為他在大一時曾經聽過一位經濟學教授的講座,他想根據那位教授的觀點進一步評估自己,以便更為準確地謀劃自己的將來。

那位經濟學教授在一次講座中順便提到的這個觀點,令南山記憶猶新。他在演講中說:“每個人的稟賦不盡相同,他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就業方向作出適當的評估。大學畢業生們不要一窩蜂地都去報考國家公務員。比如,有些國家就提出,除政務官員需要由一流的人才來擔任外,公務員隊伍裏的一般工作人員如事務官員,隻需要二流的人才就完全可以勝任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如果我們優秀的大學畢業生都去做國家公務員,都去吃財政飯,就不能更好地為社會創造生產力了。因此,我想給在座的同學們提出一個未必正確的建議,希望一流的人才去搞科研開發或者從事經濟建設,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

南山早就關注就業問題了,他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其中有些資料提到人們如何才能進入主流社會的問題。比如有個調查發現,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子女的就業方向。1951年至2000年期間,父母的幹部身份是子女獲得幹部身份的最主要因素,子女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就業受家庭背景影響就越小。調查表明,目前農民子女進入主流社會的主要途徑是高考。由於國家公務員、警察、檢察官、法官等隊伍的職業化和專業化,參軍然後轉幹,轉業和複員後進入國家機關的機會越來越小;而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早就不再去農村招工招幹了。而農民工能夠蝶變為主流社會成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對於農民子女來說,他們如果想擺脫祖祖輩輩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並且跳出農門進入主流社會,基本上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參加一年一度的高考。農民子女要脫離農村,尤其是要進入主流社會,要比城鎮幹部職工子女困難得多。

趙詩華想:“南山參加了2004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招錄考試,他上星期去參加麵試了,不知道他的麵試通過了沒有。就算麵試通過了,還要接受考察;就算考察也通過了,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馬上參加工作。他也參加了2004年碩士研究生考試,筆試也通過了。按照他一貫的想法,他還有可能做其他的選擇。如果他通過了麵試,也通過了考察,我倒是希望他先上班,然後一邊工作一邊繼續讀書。不過,南山已經長大了,他想繼續讀書還是想馬上工作,選擇什麼工作,都由他自己決定,我隻能提提建議。俗話說,兒大不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