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速之客(一) 分享房改的成果(1 / 2)

第二章不速之客(一) 分享房改的成果

趙詩華就住在白雲市民生路這排鋪麵後麵的白雲市人民政府民生宿舍小區3號樓1單元的201號房。

這個宿舍小區是白雲市黨政機關幹部職工宿舍之一,共有18棟6層高的住宅樓,還有一棟兩層高的綜合樓,均係建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大板房。限於當時的條件,整個小區建築不太符合抗震要求,住宅結構也不盡合理,使用功能不夠齊全,配套設施不夠完善。

但由於宿舍小區是建給白雲市黨政機關幹部職工居住的,從位置上說是鬧中取靜,而且空地很多,種了很多不需要特別護理的樹木,像扁桃、荔枝、龍眼、芒果、枇杷、玉蘭、菠蘿蜜什麼的,還有必不可少的榕樹。每棟住宅樓前都種有一排四季桂,樓後則種了一排棕櫚樹。經過三十來年陽光雨露的哺育,當年的小樹現在絕大部分都已長成參天大樹了。趙詩華前年曾經聽南山說過,他在小區裏看見過兩隻鬆鼠,天氣好的時候,它們經常在大樹上跳上爬下,玩耍嬉戲。所以,舊宿舍小區裏的鳥語花香,是那些新建小區望塵莫及的。趙詩華剛才走進小區的時候,就聞到了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她想:“四季桂還真是名不虛傳,不但一年四季都開花,花香悅人,而且名字也有好意義,用白雲本地白話來說,‘四季桂’就是‘四季貴’,一年四季吉祥富貴。”

根據當年的房改政策,這個宿舍小區內的住宅樓基本上都出售給白雲市各個機關單位的幹部職工了。原本用作食堂為幹部職工提供一日三餐服務的綜合樓,由於食堂經營不下去,早就被白雲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分割,出租給不同的經營者,按月收取租金放在自己的“小金庫”裏。一樓有一家小超市,賣一些日常用品,還有一家報刊屋、一家奶屋、一家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投注站和兩家粉店;二樓則開了一家美容美發院和一家康體保健中心。在綜合樓前的路邊,經常有三四個農婦擺攤賣青菜,價格比農貿市場的貴很多。賣菜的農婦一邊賣菜一邊自誇,吹噓她們的菜都是自己家種出來的,全部都是綠色的“放心菜”。

宿舍小區門口,原來的大鐵門已經換成了雙開的自動門了。自動門兩邊都有顯示屏,左邊的顯示屏滾動顯示詳細的時間和星期,右邊的顯示屏雖然也一樣地滾動,但是空的,沒有任何文字或者圖案。趙詩華有時注意到了,覺得可惜。她想:“如果放上‘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禮讓不爭吵鄰裏和睦好’,或者‘勤儉節約和諧幸福’、‘謹小慎微出入平安’、‘家和萬事興’之類的內容,可能會有一定的宣傳效果。就這樣空著,未免太浪費了。”

盡管房屋的質量和戶型以及配套設施都不是很好,但趙詩華覺得住在這裏很滿足。不管怎麼說,自己和南山總算有一個寬敞的棲身之所,一個可以稱之為“家”的地方,是一個完全屬於自己和南山的避風港。對於生活,她本來就沒有太多的奢求。

說起來,這套不盡人意的房屋還是白雲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出售給喻大海和趙詩華的房改房。統一出售房改房的時候,喻大海還在白雲市計委工作。趙詩華和喻大海辦理離婚手續時,白雲市計委正在辦理集資建房手續。籌建中的集資房,麵積比這套房改房大成倍以上不說,還是高層電梯觀景洋房。而其他的很多機關單位,也和白雲市計委一樣,正在辦理集資建房手續。

按照藍天省的房改政策規定,每個幹部職工隻能享受一次福利分房。因此,有條件參加集資建房的,本人和配偶都必須沒有購買過房改房、沒有參加過其他的集資建房,屬於無房戶。除了少數已經退休的幹部職工,由於配偶和兒女的經濟收入又不太景氣,迫於經濟條件的限製,沒有能力參加新的集資建房外,其他幹部職工都搶著退出房改房和其他的集資建房,好盡快變成無房戶,以便有條件購買更加適宜居住的觀景洋房。

喻大海於是趁著離婚這個機會,為趙詩華和南山做了一件好事,把這套房改房的產權轉讓給趙詩華。趙詩華在支付了13000多元的對價給喻大海後,拿著白雲市城中區人民法院的離婚調解書,到白雲市房產管理局辦理了房屋轉移登記,把房屋所有權人變更為趙詩華,增加南山為房屋共有權人,重新辦理了房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