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節 相議(1 / 2)

正文 第三十六章節 相議

煙雨想了一下,也隻能這樣了,反正這事兒不急,既然知道了,有了應對,想來也不會再出事兒,隻是環兒把這個消息透露給她是什麼意思?

那環兒畢竟是祈妃娘娘的人,她的話她也不敢盡信,隻是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提前防備,總不會錯的。

“夏雨,你這些日子,別總忙著閑玩,正事兒也盡些心,這院時的人,你最近都留意起來,讓如畫沒事也去其它院裏轉轉。”

如畫溫婉,性子又好,算是這院子裏人緣兒最好的姑娘,且她雖是大丫鬟,但不擺架子,見著誰都親切有禮,很能和人說到一起去,那些守院的婆子,廚房的娘子,采買的管事們,沒一個不喜歡她的,所以若論那消息靈通,這院裏還真沒一個能勝得了如畫的。

她們這樣的高門大院,雖是新建的府邸,人事卻並不簡單,那些看似無用的瑣碎消息,往往都尋出大事的脈絡來,以前在京都時,左右王爺不在,王妃的心也不後院的事情上,煙雨自然不大上心,可現在卻不一樣。

秦末前些日子已交待了她些事情,雖沒明說,可她又怎麼會揣度不了秦末的意思?。秦末既打算要做些事情,她作為秦末的助力,須得保證人和事情上,都不能出了任何問題。

雖是有些事情,沒有擺到明麵上,隻看如今公子對王爺的態度,與之前多年,簡直一天一地,不論其中真假,煙雨也知道,娘娘受傷的事情,和祈妃絕脫不了關係。

如今的崔青爭,在煙雨的眼中,實在是一個最不安定的隱患,須得時時提防才好。

可惜很多事情不能以武力解決,若能,以她麵上最和煦溫軟,實則狠辣不過的性子,一早就解決了祈妃的性命了,又豈能在好設計傷了娘娘之後,留她到現在?

她曾以性命起誓,要保護好娘娘的,娘娘受傷的事,若是被師父知道了,她該怎麼向師父交待。

這筆帳,終有一天,她會討回來。

煙雨這邊的防備和暗恨,秦末不知道,此時的她,正在午後的四月暖陽下,與蕭策說著正事。

“不知王爺對藩地的經營是如何打算的?”

自那日她重傷後,蕭策抱著她,說了那句話,兩人之間,又有了些不同。

秦末有些刻意回避蕭策的親昵,而蕭策從來沒象現在這樣清楚的知道秦末在他心中的份量,兼那句話出口,也似放下了包負,反是對秦末比之前任何時候都更坦然些。

見秦末問他,蕭策素來知道她並不是京中的那些名門貴女,若論智謀權略,隻怕之天下的女子,能勝得了她的,也絕無僅有。因此掖了掖被角,溫柔笑道:“末兒可是有了什麼想法?隻是藩城諸事,本需作長久的計劃,不急在一時,你如今隻管養好身體就是。”

見蕭策並沒有對她幹涉政務不喜,似是天經地意一樣,秦末也鬆了口氣。便算他曾經負了她,可那些年建立起來的彼此的某些信任,卻從來也沒有變過,就如蕭策這一路上對崔青爭的防範,她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而對她,無論是怎樣重要的事情,與陶未說起來,卻是從不避她的。

“我左右躺著也無事,若再不找點事想想,還不要瘋掉?”

“也是我最近事情太多,沒有時間陪你,陶未又不在府中,”蕭策想了想,他如今非旦不能動祈妃,還得好好的供著,終是對秦末有些歉意,“要不,等再過幾日,你能走動了,我帶你出城去趟檀州如何?再過幾日,正是檀州梨花盛放的日子,滿天飛花,景似片片春日白雪,那裏原也是北疆數州高門春日最喜歡的地方,到時一定熱鬧的緊,不比京都踏春時的盛況差。”

檀州以產梨而聞名,四月,確是北地梨花盛放的季節,有一年父親在檀州駐軍,她也曾拉著陶未農懷偷偷溜出去看過。

那漫漫春光,自是美極。

如此一想,便也動了心:“好呀,到時候叫上大哥一起……”

說到此處,想起陶未是再不能與她一起去的了,不免有些黯然。蕭策便笑道:“反正還有幾日準備,你這幾日若是無聊,我叫嚴謹給你送些書來打發時間。你說,你都想看些什麼書?”

秦末平日不是看軍事典籍,便是看野史話本,隻是她現在心中有事,要求自不一樣,便道:“選些史書律法方麵的來就好。”

蕭策眉峰一挑:“怎麼想看這些無趣的書了?”

秦末想起剛被他岔開的話題,笑道:“如今你是幽雲數州的主人,再和以前在軍中時不一樣,我是藩王妃,自然也不能如從前一般,除了軍務,什麼也不懂。再者,如今我們與北魏兩相無事,轄下一些部族又需要照拂,這些部族有戰火時,為防北魏等強國吞食,自一心與我大蕭依附交好,若是沒有戰事,卻是難說,總得要找些好處給他們能讓他們一心。且如今北魏既不與我大蕭交戰,正是通商的好時機,如果能用通商的好處,引得那些北魏高門貴族們得了大益大利,以後便算是北魏想再侵我邊疆,也必會多加思慮,再說,北魏之所以屢屢侵我邊關,不過是圖我大蕭物資,如果能用和平的方法解決,他們又何必再行險事?自不會輕易再圖兵事。更重要的是,大蕭雖物質富足,卻缺良馬皮帛,如果能用我之餘,換取所缺,又可免戰事帶來的人員傷亡,國庫耗損,且若能換得大批良駒,軍隊會有怎樣的改觀,自不需我再細說,如此不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