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性攀緣莖(1 / 2)

可如今有多少單位會敞開胸懷,又有多少女性能夠協調好事業與家庭的矛盾?有些女性因為沒有孩子,一心撲在事業上,有些人擔心有了孩子,不能專心工作。

夢驪有個堂姐就不敢這麼做,她在上海做科研工作,年過四十五依然沒有生育。作為科學家,她在科研上的成就越大,對生育的顧慮越多。

若成為高齡產婦,她不願因為懷孕而停下工作的步調,就得繼續過著經常加班、出差的生活。但她得付出比年輕人更多的精力、時間關注年齡帶來的風險值,應付各種不適也會占用太多的心力,這會否讓她對工作力不從心,不再進步?

在她的印象裏,孩子是恐怖的生物,大哭大鬧,迷戀媽媽的懷抱,還得不定時喂奶、換尿不濕。且不論單位是否願意為媽媽們提供孩子與工作並存的環境,即便她雇傭保姆照料孩子,也怕孩子影響了她研究的思路——惦念孩子是母親的天性,當母親聽到孩子啼哭時,會有本能衝動去抱起並安撫孩子,而這勢必會讓她在事業上分心,或者虧待了孩子。她自以為自己尚未具備能力和責任心把孩子養好。

雖然屢次登上媒體被譽為“上海傑出青年”,深受外人尊敬,但在雙方父母麵前,她是個差生。婆婆不管她對國家的貢獻如何,個人乃至集體榮譽如何,放出狠話,不生孩子就離婚,女人不生娃,養家裏做什麼用?

聽到這話,夢驪立馬想到《白鹿原》裏白嘉軒的母親的話:“女人不過是糊窗子的紙,破了爛了揭掉了再糊一層新的……家產花光了值得,比沒兒沒女斷了香火給旁人占去心甘。”

歧視女性最厲害的,往往就是女性,因為她就是這麼被要求的,而且,她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驕傲的她,必須更加嚴格地要求後來者。

母親也盼著抱外孫,覺得孩子就是婚姻的紐帶,沒有這紐帶,婚姻就會搖搖欲墜。逢年過節,堂姐最怕回家,好不容易得到休養的機會,到了家腦袋就會被各種勸誡轟炸。

好在丈夫非常理解她的工作,讓她全心全力工作,一切家庭壓力由他頂。但是實話實說,他也期待有個孩子,自己作為公務員,事業有成,吃喝不愁,唯一的人生遺憾就是沒有孩子。

他理解妻子的熱誠在於人類偉大的科學事業,如若為了錢,她就不會放棄外資公司的高薪聘請,而獨守一家小型企業,並帶領團隊幹得有聲有色,取得莫大成就。

不知道這段婚姻能否走到底,夢驪很欽佩堂姐的勇氣與毅力,她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勇敢地追求事業的巔峰,為人類健康帶去福祉,本該受褒獎的行為,傳統思想卻不能認同。

另外一個親戚選擇了全職太太的身份,一心在夫君老家帶孩子,沒有獨立經濟收入,丈夫的工資基本月光,夫妻倆靠公婆讚助。若無特殊情況,她不會向婆婆伸手,又不好意思問娘家要錢,隻得過著拮據的日子——雖然婆家經濟條件相當優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