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婆婆疼孫子,總是會及時地買來尿不濕、衣服和奶粉,不用她擔憂沒錢買。隻是自己,從不敢提過多要求,衣服能穿則穿,從不輕易添置。
覃修早就說過,一旦結婚,財政權立馬移交她手,反正他不愛管錢,也不會幹涉她用錢——前提是別失控到剁手境地。
他說,如果她不願意上班,就離職在家,他也不希望她繼續留在車站——因為兩人的休假常常不在同一時間段,而且工資偏低,沒什麼名堂。
夢驪沒有立即答應,縱然自己承認他的所言,但自己的工作被別人哪怕是親密愛人否定,她心裏也不是滋味,好像對方就在鄙視她一樣。她猜想,他希望她將重心移到家庭來,部分原因是因為第一段婚姻的不如意,前妻對事業的狂熱導致她疏忽了家庭,使得夫妻情感日益寡淡。
就她所知,他的工資加上稿費以及假期到外地補習的收入,在這個小縣城,養活一家人沒啥問題,條件允許她做全職太太。
但她不願意做攀緣莖,覺得有經濟來源活得更有尊嚴更有意義,日子更為充實。
放棄工作留在家裏相夫教子,意味著世界的中心除了孩子就是丈夫,與親朋好友都疏離,圈子日益縮小,想和閨蜜說幾句貼心話,卻因身處不同的環境,很多事都要“說來話長”,以致於“無從說起”,最後隻能歎:“算了。”
閑得無聊,想出去逛街,可朋友卻在上班,那種孤寂和苦悶,或許隻有全職太太能夠體會。她從早到晚,從孩子、家務活包括一日三餐,累死累活,結果丈夫從職場歸來,還以為她有多清閑、輕鬆。
何況,波詭雲譎,世事難料,誰知道哪天,她會不會被丈夫嫌棄、拋棄,不得不重新加入已陌生的工作環境呢。
伊莎貝拉·羅塞裏尼曾經是時尚界閃耀的明星。母親是英格麗·褒曼,三次奪得奧斯卡獎;父親是羅伯托·羅塞裏尼,新現實主義電影大師,作品頗豐。
伊莎貝拉自小養尊處優,後成為一名記者,又憑借得天獨厚的優質條件成為簽約模特,繼而為蘭蔻代言14年,名利雙收。
然而,吃青春飯的人,最終還得麵對青春的背叛。容顏漸老,她和蘭蔻終止了合約,和丈夫結束了夫妻關係。
生活落差並沒有讓她自暴自棄,她冷靜地看清現實,從容地接受現實,過起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不過陶淵明追求閑適,而她是為生計。
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更多的痕跡,身材也沒有年輕時那麼婀娜,走在菜市場裏毫無時尚尤物的光澤。可她喜歡在菜園裏穿梭,和小動物作伴,還有和鄰居小孩子一起相處,她笑容洋溢,曲肱而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