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大唐女帝身邊一段時間,耳熏目染,風波兒早先的一些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思想受到了質疑和顛覆。風家世代經商,風波兒又是風家獨女,也時有接觸外界,本又是個聰明人,和大唐女帝聊過後,結合往日大楚大王的一些舉止,加上兩個寶寶的明顯特征,便明白了眼前的大唐女帝正是冷情大王癡心牽掛的那個人。
回到風家後,偶爾也到長安街上閑逛,買些好玩的東西,很快被長安獨特、充滿活力的市井風情吸引,漸漸活動的範圍廣了,也常到商業區走動,無意中結識了沈青衣,雙方互報名姓,除去各自特殊的身份外,竟是一見投緣。
看著麵前曾經不幸淪落青樓,但自強不息,逆境中硬是創出了一條大路的柔弱女子,風波兒被震撼了。說起來,自己的遭遇比沈青衣要好得多,但自己整日隻是仰天長歎,哀歎時事不幸,命運弄人,卻從沒有真正努力過,而目前這種窘況,和自己的不爭該是很有關係吧?回去以後,靜下心來想了好久,最後決定試一試。
當年要自己以假代真冒充大夏公主,是因為公主有可利用之處,現在時過境遷,大夏早亡,自己再無利用價值,如果現在提出,說不定大楚大王能夠同意。而且王後位空,也算是虛位以待,對楚雲飛和他深愛的大唐女帝來說,更為名正言順。
風波兒的想法有些片麵,卻也很些道理,更是想到了楚雲飛心中,所以風波兒的密折一上,楚雲飛立即同意,並告知待回到朝歌即會下旨公布於天下。
想不到事情竟這般順利,風波兒喜出望外,也暗自慶幸自己有努力的去爭取,恰逢中秋,風夫人得知失蹤兩年的女兒竟驚現大唐,帶著一家老小,從千裏之外的南郡趕來長安相見,於是一家團聚共敘天倫。
可某三並不知這些,自然想歪了,而且那對狐狸母子的套子自己也掉進去過,風波兒八成就是太過年輕心思單純才鑽進了他們的網裏……不過再回頭一想,這大楚王後如何,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風波兒幸福安然,自己也替她高興,別的想了不是自找麻煩?嗯,不想了,薩雲蘿嘿嘿一笑,便不再想,笑著坐在一旁,安靜的看太妃和麗妃逗著寶寶。
這段時日,因為太妃有心的引導,和兩個寶寶清楚標注著產地的緣故,麗妃已經對女兒和大楚大王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看法。再加上太妃對兒子癡情程度的刻意渲染,導致麗妃也對女兒的感情有了新的期待,不管是不是皇帝,畢竟還是女人,怎麼也要有男人疼才好啊,孤兒寡母的也不是回事不是?
聽說大楚大王近來國事繁忙,卻在中秋節趕到了長安,看在麗妃眼裏,也記在了心裏,此時一看船上其樂融融的景象,就覺得這女婿是來和女兒、外孫一起團聚,心裏也很是高興,便也極為願意配合太妃為小夫妻製造機會。
看了看大唐女帝安靜看著寶寶的模樣,太妃又看了看自己的皇兒,嗯,有些問題,皇兒看著她,可她去看著寶寶,視線都沒往皇兒身上飄過,這可不好。想著,太妃便趴在國寶耳邊悄聲講了一會,小美女“咯咯”笑著點點頭,挪動著小短腿跑到薩雲蘿身旁,帶著膩膩歪歪的笑對著娘招招手,薩雲蘿不由彎下腰來,看著寶寶輕聲笑問道:“寶寶有什麼事要和娘講啊?”
國寶小美女也不說話,努力勾著娘的脖子,撅起小嘴巴在娘的臉上“吧唧”親了一口,接著又笑嘻嘻跑到大冰山身邊,對著好看叔叔招招手,楚雲飛倒是非常配合,蹲下身子,讓思念已久的女兒也親了一口,正想趁此機會抱著女兒來個親子互動,國寶笑著跑回婆婆身邊。
薩雲蘿微微紅了臉,有些哭笑不得的看著小家夥,寶寶,知不知道你這個吻在別人看來有多麼曖昧?瞧瞧這船上一副其樂融融的表像,一家四口帶著奶奶婆婆過中秋呢,若是讓人看到,自己還真是百口莫辯。
看著寶寶調節起的氣氛,太妃和麗妃相視而笑,拉了寶寶裝作要去看風景,國寶倒是樂滋滋的隨著麗妃去了船頭,就是家寶死活賴在船內,桃花眼斜斜的看著楚雲飛,滿臉警惕,怪叔叔是壞人,寶寶要留下保護娘。
太妃的臉上老狐狸般的笑容沒那麼自在了,自打太子事件以後,這小強頭愈發難搞,現在竟然要破壞他爹娘的好事,無奈怎麼拉也不走,隻好作罷。
於是,船艙中間站著一隻白嫩嫩胖嘟嘟的小肉球,正擺開架勢站好,雖然時不時會被外麵姐姐驚歎的聲音吸引看去,但回頭了,還是惡狠狠的瞪著黑衣華服,淡笑無聲的楚雲飛,微微發窘的薩雲蘿想笑又沒法笑的看著家寶,順便避開對麵大冰山直視過來的炙熱視線。
艙中氣氛一時十分微妙,若不是因為勇敢的家寶,薩雲蘿隻怕自己會被這氣氛和對麵冰山的視線逼的窒息而死。無意中抬頭,不小心碰上大冰山的視線,碧藍海中的幽深讓薩雲蘿一陣心悸,微微一愣,忘了挪開,隻是四目相對皆無語。
傍晚,船靠岸,女帝先安排了大楚大王入住國賓館,而後一行人在紅玉等大批侍衛的保護下,回到了皇宮。
因為是大唐新立後的第一個中秋,意義非凡,所以長安城沒有了宵禁,百姓舉家走上街頭徹夜狂歡,薩雲蘿也隻是暗中派人混入人群,若是遇有意外,方便及時處理。
女帝在百花殿設宴,宴請群臣及其家眷。
剛剛升起來的一輪圓月,在殿前傾泄下一片清輝。水榭樓台仿佛都被罩上了一層銀光,如籠罩著薄薄的銀紗。月光倒映在水麵,隻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微風一過,粼粼池麵皺碧鋪紋。
如今的大唐朝廷,人才濟濟,年輕一代,特別是今夜大婚的那些人,不管品級高低,皆獲女帝之邀而與盛宴,觥籌交錯間,君臣笑語喧嘩,一派熱鬧氣氛。
新嫁得如意郎君的原大夏內廷宮人,在這樣的時候舊地重遊,不由感慨萬千,得陛下恩澤,如今的眾人才有今夜的歡聚,千言萬語無從說起,卻依舊想向女帝獻上一禮表表心意。
於是眾人商議,最後決定合奏一曲為女帝賀佳節,於是奏明陛下,薩雲蘿大喜,不由笑道:“如此皓月,且是諸位花燭之喜,且待朕先奏一曲為賀,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於是令人取來葉笛,吹奏了一曲應景的《月圓花好》,眾人山呼萬歲,而後各位新人早已選取了自己擅長的樂器,一起走了出去。
席上換了暖酒,正說著閑話,冷不防聽得桂花樹下,嗚嗚咽咽,悠悠揚揚,一陣樂聲起。明月清風,天空地淨,霎時間琴聲悠遠,琵琶輕彈,偶爾幾聲鼓聲淡淡,席上靜下來,眾人肅然危坐,默默賞聽。不多時,樂聲齊鳴,眾人滿懷感激之情盡情演繹,大約盞茶功夫,方才止住。而後跪倒一片,行禮磕首,齊聲道謝。
薩雲蘿不由笑意更濃,急命眾人起身,新人歸坐。
含笑靜坐的薩雲蘿正準備起身講話,驀然一陣清越的笛聲在遠處響起,似乎在反複吹奏著同一首曲子,笛音落在碧水風荷之上,正如那高天上的月光,恍惚柔亮,婉轉多情,紛紛揚揚著,多了夜風的繾綣,撲麵而來,繞肩而去,微醺醉人。
仔細一聽,正是那首傳唱了流傳千古的《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因著這清幽的笛聲,殿上一片靜悄悄,漸漸笛聲淡去,一個儒雅翩翩的身影從水邊慢慢走了過來。
薩雲蘿不由抬頭看去,正迎上西門千秋含著淡笑的英俊臉龐,一身紅衣勝火,唇邊一抹淺笑,月光下,優雅而來,如風荷輕盈多姿,淡紅色的燈光下,臉上那入骨的溫柔醉人心神,恍如碧潭微漾,花落無聲。
夜風吹皺了湖麵的波光淺影,也吹起西門千秋衣帶當風,袖袂飄舉,筆直的身軀沐浴在月色之下,發絲輕揚,似將乘風歸去……
看著殿上的佳人正看著自己,西門千秋唇邊的笑意不由蕩開,她依舊是那個容易被人誘惑,卻始終拒絕自己的三三。
殿內的人看著月下美如謫仙的男子,誰也沒有出聲,這樣的意境,誰也不願破壞。
月中輕花落,林空人寂靜。
時間仿佛緩緩停駐,隻因他的眼底心中,隻有大殿上那個桃花含笑的影子。
相逢相知,恍如紅塵一夢。
情絲萬丈,一世芳華,一身愛恨,一生風月,難道都是浮雲飛煙?
四目相對的一瞬,薩雲蘿不知由來的心裏一陣難過,似乎穿過了無數的日夜,將時光定格亳州的戰場,定格在江州城下,定格在灃水之畔,那抹火一般的身影,總是出現在自己身邊,那淺笑的梨渦,從來都沒有變過,淡,卻深。
來到殿前,西門千秋微微施禮,依舊淺淺而笑,輕聲說道:“三五之夕,月圓花好,本王為陛下賀此佳節。”
看著他眼底的落寞,薩雲蘿微微別開臉,忙抬手虛扶,勉強一笑道:“王爺好笛!此月配此清笛,相得益彰,也隻有王爺這樣的雅人才想得出。王爺請入座。”
西門千秋低頭一歎,有些無奈的點點頭,在隨從的引領下入貴賓席,大唐女帝遂舉杯相敬,眾臣陪飲。
因體諒臣子還有家人,又是新婚之夜,所以宮裏的宴會並沒有持續很久,待意思到了,女帝便賜下美酒,新人起身各自飲了,便宣告宴會結束。
眾臣告辭,殿內一時靜謐無聲,西門千秋靜坐原地,並未與眾人一起離去,薩雲蘿也坐在位子上沒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