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聽了,點了點頭說。
“孤知矣。”
呂蒙聽了,又笑了笑說。
“吳侯,今呂蒙之才,不及周瑜;而令弟之親,則勝於程普;若生不睦,恐誤吳侯大事矣!”
孫權聽了,恍然大悟,忙說。
“子明之言甚當!孤今拜卿為大都督,總督江東人馬,往攻荊州!”
呂蒙聽了,立即叩首領令。
“是!呂蒙遵旨!”
呂蒙領令畢,又說。
“吳侯,今攻荊州,不當用大軍。”
孫權聽了,又不明白了,忙問。
“今荊州空虛,不用大軍一鼓而下,那當如何?”
呂蒙聽了,笑了笑道。
“吳侯,荊州沿江,關羽已設烽火台,我動大軍,關羽必知。關羽英勇善謀,知我進兵,焉得不防?荊州如何能下?”
孫權取荊州心切,聽了一臉焦急,連忙問。
“那,依卿之意,當如何取之?”
呂蒙聽了,立即答道。
“當用奇謀。”
孫權聽了,急忙問。
“卿可謀定?”
呂蒙見孫權問,自信地點了點頭。
孫權見了,神色才安定了。
次日,孫權便聚文武於廳中,宣布出兵取荊州之令。
“眾卿,孤今決意取荊州。請大都督呂蒙點兵!”
孫權言罷,退身一側。
孫皎聽孫權稱呂蒙為大都督,頓時怔住了。
眾將聽說將發兵取荊州,無不興奮。
此時,呂蒙已升帳而坐,大聲傳令。
“眾將聽令!”
眾將人人振奮,齊答。
“在!”
呂蒙又逐個點將。
眾將一一出班。
“韓當!”
“在!”
“蔣欽!”
“在!”
“朱然!”
“在!”
“潘璋!”
“在!”
“周泰!”
“在!”
“徐盛!”
“在!”
“丁奉!”
“在!”
“今令汝七人,各率兩萬人馬,按計待命。得我之令,立即各赴所在,迎戰關羽,不得有誤!”
七將慨然領令。
“是!”
呂蒙點了將,又說。
“我自率三萬精兵,往取荊州!其餘八萬人馬,隨吳侯策應!可都清楚?”
眾人齊答,聲如雷震。
“清楚了!”
陸口帳中,陸遜麵帶喜色,正在看信。
眾將在注視著陸遜。
陸遜看完信,興奮得一躍而起,明顯露出了孩子氣,興奮地叫道。
“吳侯拜子明為大都督,荊州指日可下矣!”
眾將聽了,卻將信將疑,說道。
“呂將軍守陸口有年,並未下荊州,如何今日拜了大都督,便可下了?”
陸遜一聽,先是一怔,繼之以笑,才說。
“汝等日後方知,日後方知。”
偏將一聽,頗為不悅,說道。
“又是‘日後方知’!‘日後方知將軍’,你葫蘆裏到底裝的甚麼藥,可否讓我等略知一二?否則,我等還如何用命啦?”
眾將聽了,也一齊應和。
“是啊是啊!將軍且透露一二吧!”
陸遜聽了,笑了笑說。
“此役,無需汝等用命。餘事日後方知。”
還是“日後方知”。眾將聽了,相視搖頭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