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己深,關羽仍神色煩惱,在帳中踱步沉思。
“兄長令我取樊城,不想久攻難下。我調來荊州人馬,意在迅速拿下樊城。不想曹仁一味死守,叫我奈何不得,如何是好?”
關羽想著,心中更覺煩亂。
這時,王甫與馬良一起進了帳。
關羽見二人一起來,便問。
“汝二人同來,可是有事?”
二人見問,互相對視了一眼,王甫才開了口。
“君侯,我二人計議,今荊州空虛,若樊城僵持不下,令人堪憂啊!”
關羽原本心煩,聽了立即責道。
“汝等隻知憂這憂那,喋喋不休,為何不思取樊城之計?”
二人聽關羽如此說,一時愣了。
關羽見二人如此,口氣緩和了些。
“我自隨兄長征戰,無往不克。不想樊城久攻難下,令我心煩。好了,汝等若有取樊城之計,便道來。不然,回營歇息吧。”
聽關羽如此說,二人隻好抑鬱而退。
呂蒙部署停當,立即調三萬精兵,登上八十艘大船。
此時,江邊浪濤拍岸,嘩嘩有聲。
八十艘大船停在江邊。江風獵獵,旗幡飛揚,氣勢甚為壯觀。
一艘船上,隻掛“隆興號”布幡,別無旌旗,與其他戰船炯異,儼然一艘商船。
船上,四十個身著白色坎肩的強壯櫓手列於船舷兩側。
坎肩背後,也大書“隆興”二字。
此時, 呂蒙率眾將立於江邊。
呂蒙神色嚴肅,靜靜地遙望對岸。江風拂動其衣帶,甚是威嚴。
呂蒙一側的馬忠,抬頭看了看天。
此時日已中天。
馬忠見了,有些著急,忙說。
“大都督,我等已靜候半日,眼見江風愈大,白浪翻卷,如何還不發船呀?”
呂蒙看了看江麵,又望了望天空,才開了口說。
“稍安勿躁,我自有計較。”
馬忠聽了,靜候著,百無聊賴地望著船上。
船上,“隆興號”布幡在江風中蕩來蕩去。
櫓手們也無聊地或坐或立,三五成群閑聊著。
呂蒙回到江堤,坐在青羅傘蓋下,靜靜地望著江對岸。
馬忠看著“隆興號”布幡,開口問道。
“大都督,荊州商號林立,我等為何獨打‘隆興號’旗幡呀?”
呂蒙聽了,笑了笑道。
“‘隆興號’之掌拒,叫潘雄,乃潘浚胞兄。如今,潘浚暫督荊州之事。汝可明白?”
馬忠一聽,頗為驚喜,忙道。
“末將明白。潘家商船,誰敢小視?如此,便更有勝算!大都督可是此意?”
呂蒙聽了,微微一笑道。
“正是。”
馬忠聽了,又問。
“‘隆興號’乃潘家商號,大都督如何得知其詳呀?”
呂蒙聽了,又笑了笑道。
“我曾令人,潛入荊州,私作暗訪。”
馬忠聽了,大為驚訝道。
“噢!如此說來,取荊州之事,大都督謀劃甚久呀?”
呂蒙聽了,點點頭說。
“打仗用兵,無所不用其極。所知越多越詳,自有益處。”
馬忠聽了,肅然起敬,忙說。
“大都督苦心,此役必獲全勝!”
呂蒙聽了,自信而笑,又說。
“還有。汝將奪之烽火台,台監姓文。其父為‘隆興號’西門分號帳房師爺。汝此去,可以其父捎物之名近之,便一舉可下。”
馬忠聞言,大為敬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