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龍篇上 第三十八章 天下諸侯(一)(2 / 2)

田豐最終獲此悲劇,在雷雲看來他是缺一個好主子,缺一個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樣的主子。而他雖不敢同唐太宗相比,但卻自認為比袁紹要強一些。

如今,田豐尚在冀州刺史韓馥部下為官,但是卻因秉性剛正而壯誌難酬,鬱鬱寡歡……

如此良機,他又怎會錯過?

由於神機衛在冀州城有著不少據點和眼線,查尋田豐的住處自然輕而易舉。因此在得到消息之後,他便輕裝簡地前去拜訪田豐……

一番交談之後,他即厚禮相待,誠然相邀,最終將這樣一位才智一流的謀士收入帳下。

至於沮授的情況就頗為麻煩一些了。

沮授,廣平(治今河北雞澤東)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沮宗之兄、沮鵠之父。史載他“少有大誌,擅於謀略”。

曆史上,沮授同田豐一樣也是袁紹帳下謀士。其曾為冀州別駕,舉茂才,並當過兩次縣令。後來又當韓馥別駕,被韓馥表為騎都尉。袁紹占據冀州後任用沮授為從事。經常對袁紹提出良策,但很多時候袁紹並不聽從。官渡之戰時袁紹大敗,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獲,因拒降被曹操處死。

沮授也主張袁紹迎奉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深具謀略和戰略眼光,也是東漢末年一位極為出色的謀士。不過此時他已擔任冀州別駕,拜騎都尉,因此在說服沮授之時他可當真是花了一番心思。

田豐和沮授都是雷雲心中渴求的人才。他雖然十分欣賞二人的才幹,但最看重的卻是二人的品行。

在三國時期,提到忠貞之士,多數人大概會想到高風亮節的諸葛亮,但在雷雲看來,二人的品格絕不下於孔明,隻是他們的運氣不佳,遇到一個見事不明的主子,未能一展其才,這不能說不是一大憾事。

請得二人出山,雷雲即同二人悄然返回軍中。而後又召集全軍,當眾拜田豐為軍師祭酒,授沮授為監軍使,同時遣人將二人家眷接往遼東,以去二人後顧之憂……

“主公,此處距聯軍大營不足三十裏,我等是否先派人趕去大營稟報一聲?”疾行之中,一旁並馳的一位俊朗的年輕將軍朗聲謂雷雲道。

此人叫做王翳,是虎師第二師的統兵將軍。

此番雷雲共帶了虎賁營與兩支虎師,共計七千餘人;第一師的統兵將領叫做王賁,第二師統兵將軍便是王翳,二人是親兄弟,均是他親手從行伍之間提拔起來的將領。

“不必了,我們隻管過去便是。”雷雲淡淡一笑,抬手揮了揮馬鞭。

“嗬嗬,半個時辰之內,我等必能飛馬趕到……”

“別說了,趕路要緊。”

……

聯軍大營,中軍大帳。

此時,剛剛擔當聯軍盟主的袁紹正於大帳之中同天下各路諸侯商議大計。

“諸公,袁紹非常感謝諸位前來會盟,共襄大義。今日之會,真乃我大漢王朝的中興之兆,空前之盛事啊!”

台階之上,袁紹麵帶笑容地望著堂下眾諸侯,語氣可謂豪氣衝天!

他出身名門大族,家族四世三公,又是漢相後裔,門生故吏遍天下,聲名遠播海內,此向來為他所引以為傲。如今又被眾人推舉為聯軍盟主,心中自是歡喜不盡,躊躇滿誌。

“袁公所言甚是,便是洛陽朝廷,又何曾聚集過這麼多英雄豪傑……”

“嗬嗬……董卓老賊若是知道我等在此聚義,必定會聞風喪膽,裹挾而逃!”

“我等兵鋒所向,破洛陽、取董卓首級真如探囊取物一般啊!”

“哈哈哈哈……”

袁紹話音一落,堂下頓時一陣騷動,不少諸侯均紛紛附和。

少時,袁紹亦傲然一笑,道:“十八鎮諸侯在此,大半個江山盡皆於此,所餘之亦是彈指可取。列位將軍……此時此刻,我各路兵馬相加,共有步軍近五十萬,馬軍九萬……如此要比西涼賊軍尚多出兩倍有餘。如此強大之軍力,何愁賊寇不滅?”

“盟主言之有理……”

“我軍如此之強,董賊必敗……”

……

大堂之下又是一陣附和。

“諸位,請安靜。”袁紹見狀壓了壓手,繼而又道:“我軍如欲攻取洛陽,須先破汜水關、虎牢關方可……現命孫堅為先鋒,兵進汜水關。待明日天色一亮,大軍即刻啟程,兵發洛陽!”

“喏……”各路諸侯聞言紛紛起身,躬身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