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忘不了(3 / 3)

“從此,女人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拾紙救夫的曆程。

“女人聽縣裏的人說了以後,就四下找開了。這時,文化大革命已經開始了。縣城的小書店裏除去毛主席著作,別的什麼書也沒有了。圖書館也封上了。她找到了圖書管理員,求他為自己找那證據。可圖書管理員怎有那樣的膽量去揭封條。他對女人說,他在這個圖書館裏幾十年了,這裏的書他幾乎都看完了,卻從未讀過這麼一個故事,你到別處去找吧。女人到處找書,沒有書,她就去地上拾印有字的紙,從紙上找。她不識字,拾到紙,就請親友或小學生給她念。聽聽有沒有那個故事。有時拾地上的傳單,有時拾一張小報,都拿去請人看。她一個生活在窮鄉僻壤的婦女,沒文化,哪知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書,文字裏究竟都是些什麼?當人念到什麼科技的、政治的、文化的那些古怪難懂的話時,她仍就一動不動地站在一邊傻聽、傻等,等著那個故事的出現。有人看煩了,隨便掃一眼,就說,沒有了。她也信以為真,二話不說,就再去找。有人勸她,你靠撿紙,哪能撿到那故事,你又不認字,天底下那麼多帶字的紙,你哪能都拾來?可誰也說不動這女人,她依然天天提個破籃子在街上拾。隻要發現一塊帶字的紙,就如獲至寶。別人手裏有張帶字的紙,求不到手,也要請人念給她紙上寫的是什麼。人家要不肯,她就跪在地上求人家念給她聽。甚至連在廁所裏發現一張有字的紙也撿出來,涮幹淨叫人看。天天拾,天天求人念,天天找不著。天天早上的希望在夜間破滅,但她從不灰心,她堅信那故事不是她爺們兒編的,堅信早晚有一天能找到這個故事。久而久之,她成了瘋瘋癲癲的人。孩子小時,她背著孩子拾;孩子大了,她領著孩子拾。拾到的紙,念了就賣掉糊口。那時,那個縣裏的人都見過這麼一個帶著孩子拾廢紙的半瘋女人。都見過她那雙總是東張西望卻空茫茫的眼睛,都見過她始終提著那裝滿爛紙的破草籃,但未必都知道她不是為了拾紙而拾紙,而是為了一個輝煌的願望——救夫。

“一年到頭,春夏秋冬,雨雪風寒,她從未停過一天。

“她堅信,那紙裏麵有她丈夫講的那個故事,她一定能找到。

“心誠未必能感動蒼天。她整整拾了七八年紙,可是在她爺們兒刑滿前半年的一天夜裏,灶膛裏的火引著了她堆滿屋角的廢紙,著了大火,這女人和她的孩子都活活被燒死了。

“李老師在監獄裏聽到這個消息,自己也不想活了,幾次自殺都沒成。有一次,他去上廁所,看見地上有根麻繩,就拴在梁上,再用兩手抓住房梁把身體拉上去,套住脖子,想吊死自己。可他一鬆手,繩斷了,他摔在了地上,摔得他眼冒金星。但當他定神再瞧時,出現了奇跡,有張油印的紙片就在眼前的地上,上邊正印著要他命的那個故事,簡直不可思議,真比小說裏編的還巧、還絕。大概這就叫做天無絕人之路吧。那片紙破爛不堪,故事斷斷續續,是:‘追他的人大喊起來,跑了,跑了……毛澤東同誌急忙走下嶺,躺在一個水溝裏……’雖然不全,但是可以拿它證明那故事並非是他編造的了。他拿著這片紙衝出廁所,又喊又叫:‘我找著文了!我的冤平了!’興奮地一躥一跳,蹦得老高。看守以為他瘋了,把他鎖進牢房,他捧著那紙片大笑,然後又大哭。他想到了那個白白拾了七八年紙卻沒等到這一天的可憐的妻子,還有那糊裏糊塗被燒死的兒子。

“他寫了份申訴,連同這紙片遞上去,心想就等著平反昭雪,出獄了。以後的事實證明,他想得太簡單了。幾天以後,縣裏說這紙片是油印品,不是最終的出處,不能作為依據,把他的申訴駁了回去。但他這次沒有絕望,反而更有信心了。有這片紙,早晚會摳到這個故事的。過去,他曾害怕真的是自己記錯了,怕這故事不是看來的,而是誰瞎謅給他聽的,那就無從找對。現在這個可怕的疑心不再折磨他了。

“李老師去找高幹事時,是他刑滿八年出來不久,案並沒有翻。小學校因為他是服過刑的反革命分子,拒絕他回校工作。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自然也沒有路費去大地方找那本書,找那故事。他無家無業,孑然一身,窮得身上隻穿著一件單褂子,凍得直打哆嗦。

“高幹事聽完他的經曆,就對他說,你回去吧,這事我可以幫你解決。

“李老師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會相信這個與他素不相識的人的話。可是,他萬萬想不到,他真遇到貴人了——這個故事高幹事讀過,他知道在哪本書上。他覺得自己有這個力量,可以把壓在李老師背上八年而至今猶在的巨石推掉。

“第二天,高幹事到縣革委調李老師的案卷看了。他所說的完全是事實,便在縣革委會上把情事擺出來。說這故事絕對有,冤了人家了,一定要給他平反!縣革委會的人卻還是不肯承認他們的錯誤,沒人站出來說話。高幹事當即要了一輛車,回到部隊,把那本書拿來,放在了縣革委會桌子上讓他們看——

“那是一本紫紅色封皮的革命回憶錄,‘文革’前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書名叫做《秋收起義和我軍初創時期》。打開書,其中一篇就是這個故事《瀏陽遇險》,作者謝覺哉。寫的是毛主席在一次赴江西根據地途中,路經瀏陽,為了擺脫白軍追趕,機警地藏身水溝而安然脫險的一段往事。當時,縣革委會的頭頭們看著這本書都怔住了,鴉雀無聲。後來,隻有一個自言自語:‘謝老怎麼寫這東西?’

“一個山村教師,就因為講了這篇歌頌毛主席的故事,被當做反對毛主席而坐牢八年,家破人亡,這難道不是一樁千古奇冤嗎?高幹事緊盯住這個案子不放,很快給他平了反。後來,李老師請求高幹事把這本致他妻死子喪、坐了八年牢的書送給他。高幹事知道這本書在他生命中的分量,就答應了他,把那本書送給了這個飽經風霜的人。後來,李老師把這本書燒了,將紙灰撒在了妻子的墳上。

“大家又都被這個故事打動了,他們又打開一瓶酒,灑在地上,來祭奠死去的那個拾了八年紙的鄉下女人和她的孩子,還來祭奠那無數個含冤而死的人們。

“那麼多的好人都死了……

“那麼多的老臣都死了……

“那麼多的親人都死了……

“他們死得好冤啊——

“一桌子的人都在為那些冤魂們哭泣。他們忽然看到,滿天的星星在鬆動抖落,繼而下雨一般,從夜幕上向下傾灑。那些光瀑星河落到地上的溝溝岔岔裏麵,又彙聚成白色河流,無聲地湧向遠方……

“啊,天上的星星也被我們的故事感動了,它們也是在為那些冤魂們哭泣嗎?

“我的主人和他的朋友們看著那稀世的景觀感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