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媽媽的故事(1 / 3)

第十六章 媽媽的故事

1

“啊呀,這故事太感人了,也太悲壯了。”

“賈先生和那盞孔明燈太偉大了。他們就像古希臘神話裏的普羅米修斯,從天上盜來火種,造福於人民,卻受到天神的折磨。”

“也像神話傳說中的獵人海力布,為了解救鄉親們,他把鳥的話告訴了大家,而自己卻化成了石頭。”

“還像抗日戰爭時期,那位黃頭發、藍眼睛、醫術高超的加拿大外科醫生,為了搶救傷員,最後犧牲在了中國。偉大領袖毛澤東還專門為他寫了篇紀念文章,號召人們學習他的毫不利己、專門為人的精神。”

“也像中國的雷鋒,隻講奉獻,不求回報。”

“這麼好的人竟被撤了職,太可惜了。”

“要不他怎能產生消極避世的思想,那盞燈怎麼會選中他呢?”

“哎,中尉小弟弟,我問你個問題。你說那盞燈和賈先生一個變成了月亮,一個變成了太陽,上了天,是不是?”

“是啊!”中尉回答道。

“你是說你一直跟著賈先生的,是不是?”

“是啊,怎麼了?”

“那我問你,既然如此,你怎麼現在在這兒?你為什麼沒有跟著賈先生呢?”一枚精明的錢幣問道。

“是啊,你為什麼沒有跟著賈先生呢?”

“露餡了吧?”

“看他怎麼自圓其說。”錢罐裏響起了一陣嘈雜聲。

“大家別著急,讓他慢慢說。我相信他不會欺騙我們的。”啟說。

“怨我了怨我了,對不起,剛才有個細節我沒有對大家說清楚。容我詳細對你們說。”儲錢罐裏頓時又安靜了下來。

中尉接著說:“賈海珍先生和老君王來到了宮殿外麵,看到的是一片蠟燭的海洋。他從那點點燈火裏,看到了人民的焦灼期盼,他又一次意識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意識到了自己的使命還遠未完成。啊!怎麼辦呢?眼看這個世界就要崩潰了,人就要死了,我怎能無動於衷。這時,他的心中升起了一團火,一團可以照耀萬物點燃生命的火。一個信念在他心頭升起,那就燃燒我自己吧。這時,他就掏出了我——那枚一直珍藏在他身上的硬幣,鄭重地交給了老君王。賈先生對他說,一旦有機會,一定要把我交到他的情人歸莎莎手裏,告訴她他深深地愛著她,並把發生在他身上的這一切告訴她。假如有來世,他一定會娶她為妻的。拜托你了老君王。賈海珍先生說。老君王表情凝重地接過我來,把我緊緊地攥在他那雖然衰老卻依然保持著激情的手中。他說,你放心吧,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做到的。賈海珍先生聽完了老君王的話,就舉著他的燈升上了天空。後來,老君王派他的丞相莫須有先生舉著那個紗罩,順著原路,來到了賈先生的國度,找到歸莎莎,把我交給了她。並遵照賈先生的遺願,把這段故事告訴給了她。當歸莎莎聽完了老丞相的話以後,她竟暈厥了過去。他們一道手忙腳亂地把她送到了醫院。在醫院的病床上,我從歸莎莎的手中滾落到了地下,後被一個小護士撿到,後來又曆經無數次的輾轉,最後來到了這裏。這就是我需要對大家補充的。”

“原來如此啊!”

“你要早點說,我們不是就不起哄了嗎。”

“現在大家相信了吧?”啟說。

“那歸莎莎後來好了嗎?”

“好了。她出院時,卻找不到了我,她真的急壞了。她把自己的情人從天外捎來的惟一信物還弄丟了,她急得大哭。她繼續找啊找啊,找遍了病房的角角落落,可還是沒有找到。問了所有的護士,都一概地搖頭。撿拾我的那個小護士看到歸主任痛不欲生的樣子,她後悔撿到我以後,不該不問青紅皂白就把我花了出去。後來,她靈機一動,就把另一個弟兄放到了雜物櫃裏,裝著去取東西,發現了我。她無比驚奇地把那個弟兄交到了歸主任的手中,歸主任才停止了哀傷。”

“他說的真的是太感人了。讓我們永遠記住他,記住那個叫做賈海珍的人,還有他的燈。”

“是啊,我們可一定要記住他們喲。”

“好了,下麵該誰了?”

“該我了,啟姐。我也給朋友們講個故事吧。我講個現實的吧,像上麵幾位哥哥講的上天入地的我講不來。”

“那沒關係,隻要講得好聽有意思就行。”啟說。

“謝謝你啟姐。我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媽媽的故事,我給這個故事起的名字叫做《我媽說》。”

“你還沒有給你自己起名字哪。”

“是的,我就要說到我的名字,我給自己起的名字叫做親。你看這個名字行不行啟姐?”

“太好了,以前還沒有人起過這麼好的名字呢。你能為自己起這樣一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你是個十分看重親情的人。”

“也可以這麼說吧,不過我的這個品質是從人類那兒學來的,也可以說是從一個叫做劉根的大學生那裏學來的。劉根是個人人誇獎的好學生,他尊重老師,團結同學,遵守紀律,學習勤奮,也從不鋪張浪費。劉根之所以表現得這麼好,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媽媽,也就是說,是得益於他媽媽對他從小的教育。劉根同學有個口頭禪,就是‘我媽說’。他無論幹什麼,都牢記著過去母親對他的諄諄教誨。比方說,吃飯的時候,別的同學都剩下了不少飯菜,倒到了泔水缸裏,可他每次都要把飯吃得幹幹淨淨。別人問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他就說,我媽說,浪費糧食不道德。學習方麵,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每天的功課完成得紮紮實實,期末考試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名。老師讓他在全班同學麵前講學習體會,他也總是說,我媽說,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我媽還說,我的好成績就是對她養育之恩的最好回報。該理發了,他也會對同學們說,我媽說,頭發長了就要及時理,不然就會給人以不修邊幅的印象。衣服髒了,他去洗衣服時,也要對同學們說,我臨來大學的時候,媽媽反複交待我,要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衣服該洗就一定要洗,早晚都要幹幹淨淨的,這樣,人家才願意和你接觸。他還每個月都要給他母親寫一封信,向母親彙報他的學習情況。可是,細心的同學們就會發現,他從未接到過他媽媽的來信,也未接到過他的家庭其他成員的來信。當有人向他提到這個疑問時,他總是不屑一顧地說,哎呀,我的媽媽不認字,不認字的人怎麼可能寫信呢。劉根同學在學校裏是個出了名的好學生,他的媽媽也因他出了名,成了個出了名的好媽媽。他也處處為自己有這麼一個好媽媽而自豪。快放假時,他就不住地嘮叨,哎呀,快放假吧,放假了,我就可以回去看媽媽了。我媽媽的頭發可能白了吧,我媽的臉上皺紋又多了吧……

“暑假的時候,幾個同學們私下裏約好,到劉根同學的家裏看望他的母親。他們去的時候沒有提前告訴劉根同學,為的是給他一個驚喜,也為了更加客觀地看到他的媽媽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到了約好的日子,他們幾個就去了。這些人中,有男同學,也有女同學,他們都是劉根平時最要好的朋友。

“他們來到了劉根同學的家鄉,那是個處在平原之上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莊。在那裏,經過反複打聽,終於找到了劉根同學的家。他們進到了他的家門,接待他們的是劉根同學的爺爺和奶奶,兩位上了歲數的老人。他們告訴劉根的同學說劉根出外打工掙錢了,不在家。當二位老人進一步弄清了他們的身份和來意之後,他們的答案非常令同學們吃驚,他們說劉根同學自小就沒有了母親,他的母親是在生他的時候出事故死去的。而他的爸爸也在他很小的時候,身患不治之症死去。他從小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老人還拿出了劉根同學母親的遺像來,讓他們看。那是一個相貌周正,麵目慈祥的年輕女人。

“這是怎麼回事呀?劉根明明沒有母親,可他究竟為什麼要說自己有母親呢?而且還口口聲聲地把母親掛在嘴上?他們把這個疑團告訴了他的爺爺。他的爺爺說,他在上高中的時候,就是這樣,對他的老師同學們都是這麼說的。為什麼?啥也不為,他太想有個媽媽了。俺根兒太可憐了。老人歎了口氣說。說著說著,二位老人都掉下了眼淚。他們還說,他想他媽要是活著,就會這樣來管教他,所以他總是這樣來要求自己。同學們恍然大悟了,原來他的媽媽是心中的媽媽,而不是現實中的。是那個心中的媽媽一直在教育著他、培養著他、管教著他。

“臨走的時候,為了讓那個媽媽一直活在劉根同學的心中,也為了那份尊重和理解,同學們和二位老人約定,今後誰也不要告訴他這檔子事。

“開學了,同學們見到了劉根同學,就一如既往地向他問候他的媽媽。大娘好嗎?她的頭發白了沒有,臉上的皺紋多了嗎?劉根說,我媽的白頭發比過去更多了,臉上的皺紋也又多了好幾根呢。唉,我媽為了養活我吃的苦太多了。等將來我畢業參加工作掙錢了,就不再讓媽媽受苦了……”

“可現實中許多有媽的人未必就十分珍惜他們的母親呀!他們對媽媽的話總是充耳不聞,好像都是在害他哩。唉,像劉根同學這樣的孩子的確太少了。”

“那是因為媽媽給他們的愛太多了,什麼東西都是這樣,太多的時候就不知道珍惜了。隻有像劉根同學在母親的血泊裏就失去了母親的人,他才真正懂得對母愛的珍惜啊。”

“你講完了嗎,親哥哥?”

“講完了。”

“下麵輪著我了,我也講個關於母親的故事吧。我順著親哥哥的名字往下起吧,我的名字叫愛。我這個故事是聽一個人講的,是在他對別人說的時候,由於這個故事令人震撼,所以我記了下來。這個故事發生在台灣。說是一個女人結婚以後,長期沒有孩子。眼看都三十多快四十了,自己的肚子還沒有鼓起來。過年的時候,別的同學朋友,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是和自己的愛人領著孩子走親戚訪朋友,可自己的身邊還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因而她就到處求醫,最後不知吃了多少藥,受了多少罪,終於懷孕了。可是在即將臨產的時候,他們的家裏突然遭了火災。那一天她的先生不在家,大火堵住了門,她出也出不來。後來大火終於燒進了她的屋子,在她被燃著的時候,她用雙臂抱著自己肚子裏的孩子,跪下來弓著腰對著牆角。到消防員把大火撲滅,把她救出來的時候,她渾身已被燒焦了,可她發焦的雙臂還緊緊地摟著自己的孩子。他們理解到了這位母親的心願,趕快叫來了醫生。醫生用聽診器聽她的肚子,裏麵竟還有孩子的心跳聲。於是人們以最快的速度把她送到醫院,剖開了她的肚子。一個八斤多的小男孩順利生了下來,他大聲地哭著,去要屬於他的那口奶汁,可他怎知道產生奶汁的媽媽的身體已變為了焦炭。後來,他的爸爸給他起了叫故生的名字,意思是他是亡故的媽媽生下來的。”

“我也趁勢講一個媽媽的故事吧。我也順著愛哥哥的名字往下起,我的名字叫做的。就是人類在語言學上,把它稱之為結構助詞的那個白勺的。我也同樣是聽一個人講的,也同樣因為內容驚心動魄,所以我記了下來。說是一次地震中,一個年輕的媽媽和她還在繈褓中的孩子一同被埋在了廢墟下麵。在房子倒塌的一刹那,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她弓著腰,用自己的肉體形成了一個穹窿,把孩子藏在下麵。上麵的廢墟砸向她的脊背,上麵不知壓了多少噸重,可是,任憑怎樣砸怎樣壓,她沒有讓自己的身體塌下來。幾天幾夜過去了,她沒有動一下。在她快不行的時候,她掏出手機,在上麵留下了幾行字。那幾行字是這樣寫的:‘孩子,你要是能活著出去,不要忘記媽媽永遠愛你。’後來,當人們把他們母子刨出來的時候,那位母親早已停止了呼吸,可她的孩子還在她身體下麵活著。人們把那個上麵留著媽媽最後遺言的手機交給了母親的哥哥,讓他將來等孩子長大時,再交給孩子。”

“下麵輪到我了,我也把我早就想講的一個關於媽媽的故事奉獻給大家。我順著的哥哥的名字往下起吧,我的名字叫做媽媽。因為我是個小女孩兒,假如我要是人類,將來我也會當媽媽的。雖然我當不成,可我十分崇拜人類的媽媽,她們太偉大了。我還記著人類的一句格言哪。那句格言是這樣說的:母親用她們的乳汁哺育了整個人類。這話說得多好啊。我講的這個故事也同樣發生在一次地震災害中,也同樣是一個母親保護自己孩子的事情。一個年輕的媽媽和自己的孩子一同被埋在了廢墟下麵,無數個晝夜過去了,沒吃的也沒喝的,眼看自己的孩子就要被渴死餓死了。萬般無奈之中,為了留住孩子的生命,那位母親在黑暗中,摸到了片瓦礫,用瓦礫的鋒刃割開了自己腕上的血管,讓流出來的血一滴滴地滴到了孩子的口裏。災難過去了,人們把他們母子刨了出來,母親早已聲斷氣絕,可她的孩子由於有了那血液的滋養,卻還留下了一口氣。”

“我講個《狐狸脫皮哺幼子》的故事吧。你們講的都是人類,我要說個動物媽媽的故事。我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張大爺,他是個獵人。他家祖祖輩輩都在那座大山中狩獵。張大爺每天都早早地起來,收拾好自己的獵槍和其他各種必備的物品,就出門了。到了晚上,他扛著各種不同的獵物,回到了家中。這時,他的老伴已為他準備好了他平時愛喝的酒和愛吃的菜。他放下獵物,卸下獵槍,洗了手,然後就坐到他那幾十年不變的座位上,一邊欣賞著一天的勞動成果,一邊很滋潤地喝著小酒,享受著生活。

“那年冬天的一個早上,張大爺照樣早早起來,收拾好了東西,踏著沒膝深的積雪出了門。到了傍晚,照樣扛著獵物歸來,照樣喝他的小酒。可是那天不同的是,張大爺喝酒時,他不停地抹眼淚,酒也喝得特別多。他一邊喝,一邊念叨著什麼,那淚珠子一串串地落到了他的酒杯裏。老伴兒發現了他的異常,知他有了傷心的事,就停下了手中的活,過來坐在他的身邊,也倒了杯酒,陪他喝,陪他說話。你這個老不死的,今天是怎麼了,遇到什麼傷心事了,你的酒裏都成了淚水,喝著還有味嗎?!唉!老伴兒,不是我要掉眼淚,我實在是忍不住了。今天啊,我遇到了一件事,那事連人都恐怕難以做到,可那動物它做到了。什麼事啊,你說給我聽聽。張大爺呷了一口老伴兒又為他剛斟上的酒,就講了起來。他說他早上去那棵老鬆樹跟前檢查下的夾子,遠遠地就看見了一隻紅狐狸躺在雪地上。他心裏別提多高興了,因為一隻狐狸皮熟好了,就能賣幾百上千塊錢哪。他興衝衝地加快腳步,過去到雪堆裏去拾狐狸。可是,當他用很大力氣去拉那隻狐狸的時候,差點把他閃了一跤。為什麼?那竟是一隻狐狸皮!他把那隻空皮從夾子上取下來,仔細打量著。那是一張沒有損害的完完整整的母狐狸皮,被夾子牢牢地夾著臀部。他感到非常奇怪,這是他過去從未經曆過的事——那狐狸是怎樣脫身而去的,它怎麼有如此大的力氣呢?張大爺帶著滿心的疑問,順著雪地上留下的血跡,跟蹤而去。他要找到那隻沒了皮的狐狸,尋個究竟。他走啊走啊,終於找到狐狸的窩。可是,當他鑽到了洞裏,去打量時,眼前的場景把他驚呆了。那隻周身沒了一根毛的血淋淋的老母狐狸躺在地上,幾隻幼子正拱在它的肚子上吃奶。那些幼子嗚嗚叫著,用力地去頂老狐狸的肚子,並急躁地來回更換乳房,似乎對它們的母親沒有給予更多的乳汁而抱怨。那隻老狐狸則一動不動地躺著,像死了一樣。張大爺走過去,蹲下,伸出手來,很不忍心地去摸老狐狸的血身。然而,他摸到的卻是一具冰涼而僵硬的屍體——那隻母狐狸不知已死了多長時間了。”